新 功
那年,内陆城市刚刚流行吃海鲜。不少人听过没吃过,很好奇,很新鲜,也不知道怎么吃。一天,有人作东,自然上了当时以为最高档的各类海鲜,虾、蚌、螺、贝、鱼等一应俱全。生、熟各类做法异彩纷呈,还附之以各种佐料,酱、醋、芥茉等等。那场面铺开远与吃中餐不同。做熟的不用说谁都知道怎么吃,只不过是吃法不同,吃相不一。那生的如白灼花螺、龙虾肉要沾上芥茉酱油,有人示范,一看就明白。这桌上推杯交盏,你敬我让,吃个新鲜,吃得开怀。忽然间,只见其中一个人放下筷子,双手捧起桌上的一玻璃器皿满装的水,旁若无人地一饮而尽。可能是喝多了酒烧心的缘故,他以为是汤,不客气地受用了。吃过海鲜的满桌人中有几个,看到这一“吃”目瞪口呆。当有人起座意欲立马要纠正时,主人用眼光及时阻止,自己也端起另一碗喝了大半。这出尽洋相、令人十分尴尬的事就烟消云散,仿佛什么都未曾发生。风平了,浪静了。
稍有常识的都会知道,餐桌中那大碗茶水是怎么回事。吃海鲜时,有的人习惯用筷子不能解决问题,非得亲自动手。既然动手就可能将手弄脏,多少要沾上点什么,但量不大,也不很脏。吃一次,脏一次,不可能总是次次离桌去洗手啊!于是,桌子上的一大碗茶水就备洗手之用,稍微弄点水,再用纸巾之类的,擦擦就OK了。这种用法,只有在海鲜店才有。吃过才明白,不吃不知道。本来就是茶水,喝也本无错。如果不挑明,永远不知道这错在哪里,丑在哪里。在这大庭广众之中当面指出,相信即使是承受力再强的人,也无法面对和接受,脸上挂不住。而主人自己也喝,堵住了别人的口,一件扫兴事化解无形中。保住了别人的脸面和尊严,也使得这一餐吃得酣畅淋漓,意犹未尽,留下的尽是美好的一面。把那种种不愉快抬手挡在了门外。
这世界上,最愉快的事情之一莫过于就是能指出别人的缺点,纠正别人的错误。像这样喝洗碗水很难看,很狼狈,犯了常识性的低级错误。当面指出,当面纠正,当然可以。只是谁摊上谁都会难受,怎么如此没见识,怎么好见人?说出去还不是一个大笑话?那场面的发展很难预料。而主人选择自己也陪喝一点,喝给别人看,表明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即使是洗手水,也可以喝,没什么大不了的。这一喝,喝出了度量,喝出了气魄,喝出了境界。不仅仅只是侠骨柔肠,还有那渗透在骨子里的理解、包容。因为这一喝,才阻止了事情的恶性发展,给别人体面也下了台阶。主人也喝了,还有什么说的?想说的,也不会说,不敢说。
每个人都有被尊重的需要,都有自己的尊严。但是,每个人也有出差错、犯迷糊的时候。“文毂齐颈,要人提醒”,指出、纠正、帮助是必须的。有些差错、有些迷糊要看场合、看条件、看性质而定,不要以为“有错就纠、有糊必提”都理高万丈,完全应该。有时候,费力不讨好,“一手粉打在屁股上”,事与愿违的结果,就是在这自以为是的自我陶醉中造成的,人家不但不接受,反而生隙记仇。因为你不经意中伤害了别人,把别人无情地逼得没有退路。这请客的主人这种选择无疑是理性的、明智的。
尊重别人也就是尊重自己。尽管谁都知道,在餐桌上喝洗碗水意味着什么,可是却很少有人会知道当面戳穿给别人带来什么。很多的时候,总是有人一旦发现别人的“蛛丝马迹”的问题,如同打了“鸡血针”兴奋,喋喋不休,生怕遗漏一点点,完全不在乎别人的感受。“杯具”往往就这样不经意产生。主人选择“喝”的方式,给了别人脸面,体现了尊重,相信同时也会赢得更多的尊重。
察己比律人重要。一个人的修养不是挂在脸上,而是藏在内心。也不都是在惊涛骇浪、惊天动地的大事上反映,更多的时候是于无声处的点点滴滴、平凡平常的细枝末节。是本能的反映,自然的流露,不是矫揉做作、故弄玄虚。你看,别人一口喝干了洗碗水,完全可以哄堂大笑,看笑话,别人的脸面是别人的,管我什么事?而那主人立马跟着一起喝,不是平常的修养和历练,哪能快速反映做到这一点?很多的时候,我们只盯住别人出差错、犯迷糊的一面,而总是疏忽处理的方式、对待别人态度的一面。不是轻易容忍谅解别人的错误,而是在如何对待别人错误上也能检验自己的修养,体现自己的胸襟。什么样的修养,就有什么样的选择,多大的胸怀,就有多大的宽容,多高的眼界,就有多高的境界。
一口喝完洗手水是无知,错了不能怪。而明白是洗手水也跟着一起喝的是高人,令人钦佩。
一个人为人处世,如果能做到这一步,相信会是一路鲜花,一路收获。
当有人“一口喝掉洗手水”
制图:唐锦
【心语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