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2012年03月15日 星期四      
当前版: B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切莫在攀比中迷失自我
  比较、对比是我们常用的一种方法,不少人就有攀比的心理习惯。有一句应用很普遍的话:“人比人,气死人!”同样的天空,同样的阳光,同样的政策,同样的环境,人和人之间就有千差万别。“他的收入为什么比我高这么多?”、“我的房子为什么住得比人家小?”、“同事的提拔为什么要比我快?”……诸如此类的问题,经常攀比就容易引起心理失衡,使情绪变得急躁和焦虑,失去心灵的宁静,从而降低生活质量。

  在茫茫人海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定位,有自己独立的人格、精神、思考能力和生活能力。做最好的自己才是我们一生中应该坚守的,而不是经常攀比别人的生活因而丢失自己的生活。迷失自我就失去了独立的思考能力,迷失自我就失去了个体的生活方式,迷失自我就失去了心灵平衡的砝码,迷失自我就失去了幸福生活的源泉。

  自古以来的传统文化非常讲究平衡,自然界的规律遵守物质守恒定律,科学发展观最注重和谐。平衡、守恒、和谐就是做最好的自己必须遵守的规律,遵守了规律就不会迷失自我,就能做一内心安宁而又强大的人,就能做一个精神独立而又和谐的人,就能做一个生活平淡而又幸福的人。

  做最好的自己首先要求人生定位准确。世界如此之大,个人显得那么渺小,在社会上的角色定位有多少由我们自己来决定?是做个管理人,还是做个生意人,抑或做个文化人,大方向要定下来,按照社会的要求和个人内心的指引,适合做什么就什么。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擅长专业的去做生意,喜欢学问的去做管理,乐于协调的去做文化,人生之初的定位不准,一辈子就要走弯路,用短避长,事倍功半,处处捉襟见肘。无论环境有多么不利,做什么具体工作由不得我们自己,但人生的定位主要还是由我们自己决定的。定位好了,终生受益。

  做最好的自己要分阶段实现自己的目标。不要攀比别人,但比较、对比的方法不能放弃。最好的比较就是自己和自己比较,就是不要横向比,而是要纵向比。用今日之我去看昨日之我,用明天的我来比今天的我;今日之我已非昨日之我,明天的我必胜今天的我。每天都有行动,每天都有收获,每天都有进步,日积月累,一个阶段做好一个阶段的事,一个阶段实现一个阶段的目标。刚参加工作就想买房子,显然有点不切实际;刚参军就想当将军无异于痴人做梦;刚做生意就想做富翁除非天上掉陷饼。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步接近自己的目标就会功到自然成。

  做最好的自己还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无论从事什么工作,做到一定的境界以后就要靠心理素质,专业能力、协调能力、经商能力固然重要,但能不能达到目标,就要看自己能不能坚持到底,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还能不能再忍一下。很多事情往往是接近成功的时候最难坚持,功败垂成就是如此。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如果经不起一点挫折和困难,恐怕什么事也做不成。人的心情不可能不受外界一点影响,每个人都要有独特有效的调节心理情绪的方式,守住心灵的安宁和平静。

  做最好的自己就是最幸福的生活方式,每个人都是一道风景,构成和谐的、独特的、浩瀚的世界奇观。

  戴佳兵

上一篇    下一篇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B01版:版面一
   第B02版:版面二
   第B03版:版面三
   第B04版:版面四
   第B05版:版面五
   第B06版:版面六
   第B07版:版面七
   第B08版:版面八
   第B09版:版面九
   第B10版:版面十
   第B11版:版面十一
   第B12版:版面十二
   第B13版:版面十三
   第B14版:版面十四
   第B15版:版面十五
   第B16版:版面十六
消费维权如何走出 “追鸡需杀牛”的困境
“逃课”不是“时尚”的代名词
切莫在攀比中迷失自我
不能让人言可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