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各方力量
化解茶地纠纷
■本报记者 周连武
通讯员 廖志辉
本报讯 油茶是常宁三大支柱产业之一,荫田镇是常宁“百里油茶产业带”示范基地,镇内有爷塘、白马高产油茶基地。近日,一起涉油茶地纠纷案,在常宁市人民法院荫田法庭的主导下,最终实现庭前化解。
被告常宁市某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系在常设立的一家油茶公司,公司在常宁市荫田镇从事油茶产业开发已有7年。2012年下半年,公司承包了原告常宁市荫田镇中山村合胜村民小组的200余亩山地用于种植油茶树。2018年4月27日,原告以林地被侵占为由,诉至荫田法庭,要求被告归还林地并赔偿经济损失60万元。
案件受理后,荫田法庭立刻向荫田镇党委政府汇报了案情,请求政府支持。并实地走访,向村委会和群众了解实情。在了解基本事实和当事人的需求后,5月10日下午,荫田法庭邀请村委会、镇司法所召开案件协调会,向双方当事人释明法律规定。到晚上8时,在多方努力下,案件处理初见成效,双方当事人承诺尽快达成和解协议。
此后几天,承办法官多次与双方当事人、村委会沟通。5月14日,双方当事人终于达成了和解协议,原告撤回起诉。至此,该案件圆满结案,取得案结事了的良好办案效果,正如中山村一村民所说:“我组要回了土地,收回了租金,公司也能继续租地经营,双方都好。”
近年来,该院的六个中心法庭创新工作方式,优化服务,联合司法所、派出所和相关职能部门,整合各方力量,积极引导当事人自愿选择调解方式化解纠纷,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得到了广泛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