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新招” ,催告“老赖”主动还钱
■本报记者 周连武
通讯员 郭 飞
本报讯 “万万没想到,法院会在电视台、媒体微信公众号和‘村村响’广播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父老乡亲都晓得了,自己为逃避执行而背负‘老赖’的坏名声,感觉很没面子。我今天主动把钱还清,请法官将我的名字删了,多谢了!”近日,被执行人伍某特意从外地回来,专门到衡南县人民法院履行执行义务。
被执行人伍某因民间借贷纠纷一案,被衡南县人民法院判决向王某偿还本息4万元。判决生效后,伍某未及时按判决书要求偿还本息,王某随即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该院执行立案后,第一时间向伍某送达了执行通知书,要求其限期履行,但伍某以长期在外务工为由逃避执行。为此,执行法官将伍某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并会同宣传部门在当地电视台、媒体微信公众号和“村村响”广播对其“曝光”。
伍某的亲友得知伍某因欠钱不还成了“老赖”,觉得既不光彩,又担心会影响到伍某的工作,便劝伍某回来还钱。为及时消除不良影响,伍某这才回来履行法律义务。
今年是“基本解决执行难”的决胜之年,衡南县人民法院创新工作方式,祭出执行新招,与衡南县广播电视台强化宣传合作,联合推出法治宣传栏目《与法同行》,在“智慧衡南”APP开设了《衡南县人民法院大型电视专栏》。此外,该院还借助媒体微信公众号、电视台、“村村响”广播等媒介,定期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扩大了覆盖面,营造了催告被执行人及时履行法律义务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