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工程是党的十九大报告的重要内容,也是破解“三农”问题的“金钥匙”,各地都在大力探索和实践。市人大代表彭爱国建议,乡村要振兴,基础是治理。当务之急,应当做到“三治”:
一要治脑,破除陈规陋习,倡导乡风文明。在农村部分地方,人情负担重、结婚彩礼贵、打牌赌博,红白喜事大操大办,这些陋习是农民致贫、返贫,难以脱贫的一个“包袱”。建议从思想理念、党委政府引导、乡规民约等层面来根治。同时,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文明新风。
二要治乱,大力扫黑除恶,夯实基层政权。“村霸乡霸”“行霸”“市霸”以及宗族势力等,破坏经济秩序、危害社会治安、甚至操纵基层选举,是基层农村的毒瘤,一定要予以坚决打击,除恶要务尽。同时,要从热心公益、公道正派、能力突出的党员、乡贤、退伍军人、返乡务工群体中,培养发现更多后备人才,带头办实体、办企业。
三要治难,补齐振兴短板,打造美丽乡村。要持续开展农村环境整治行动,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和后续管理。路,不能重建轻管,要及时维修管护,增加安全设施;垃圾,不能重收集轻处理,要建设垃圾填埋场,乡镇要建设好污水处理厂,要扎实推进厨厕革命。同时,要加强村民建房规划,引导村庄建设呈现出乡土田园风情和地域文化特色,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