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暖意融融的会场,代表们正议到振兴实体经济“3311”工程已拓展为“8311”工程,为衡阳未来奠定了发展格局,大城衡阳正在逐步找回历史荣光,我们都该做点什么?
听了《政府工作报告》,新的成就鼓舞人心,新的目标催人奋进。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国企国资改革,积极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做强做优国有资本”“强化公共资金、公共资产、公共资源交易、公共工程监管”,符合中央、省委相关文件精神,切合我市的发展实际,是壮大衡阳整体经济实力的重要举措。
作为市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的成员,心中升腾起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决心以市委、市人大常委会的统一部署为指南,服从服务大局,瞄准经济社会发展这个目标,在预算编制及执行上,突出监督重点,致力服务名副其实的省域副中心城市和最美地级市的建设。
中央出台《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的指导意见》《建立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的意见》,提高了审查监督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监督提供了重要的方式和手段。省委也出台了相关文件。为了贯彻好中央、省委文件精神,做好预算监督和监督的服务工作,市人大财经委和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根据市人大常委会的统一部署,做了一些工作,比如,在2018年的代表视察中,就国有资产管理,专程视察启迪古汉、北方光电等4个国有参股企业,走访国资委并就国有资产管理进行座谈,提出了加强国有资产有效管理的建议。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文件精神,严格执行《预算法》等法律法规,进一步摸清我市国有资产底子,规范国有资产监管方式,强化国有资产监管手段,为推进衡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