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面十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9年08月15日 星期四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说道说道
  1. 炎炎夏日,游泳健身广受欢迎。然而,不久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部分城市游泳池水质卫生抽查不合格场所名单(第一批)》显示,部分城市存在部分游泳场所卫生不达标问题,亟待治理。

  游泳场馆存在的这些问题,暴露了行业发展乱象,这与监管缺位、监管乏力有很大关系。目前,一些游泳池设在居民小区内,监管部门监管难度较大,这也是监管乏力的客观原因。因此,必须消除游泳馆的安全、卫生隐患,还公众一个安全、清洁的场所,将规范游泳场所当成一件民生大事来办。对于监管部门来说,应该加大执法力度,创新执法手段,在此基础上实施常态监管、动态监管。对于游泳者来说,也要增强文明素养,自觉遵守相关守则和规定,杜绝不文明行为。能否管好一个游泳馆,体现的不仅是相关部门的履职能力,也与当地政府部门的社会治理精细化水平密切关联。因此,地方政府应高度重视,督促相关部门尽职尽责,消除公共领域的安全隐患,守护好公共安全这一最大的民生。——评论员   戴先任

  2.十几元一只的烤鸭是激素鸭、小龙虾生活在污水里、可乐能把整条鱼“溶解”、醋蛋液包治百病……这些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健康提示”,时不时就会出现在亲友群、朋友圈里,给不少消费者造成困扰。

  这几年,相关部门大力开展食品安全领域谣言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不过,要破解食品安全谣言,仍需多方协同发力,形成社会共治。首先,应该加强食品安全领域正面信息传播,积极披露与食品安全相关的监管信息和可靠信息。同时,通过搭建媒体平台,加大对食品安全科普知识宣讲力度。其次,要综合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建立网络食品安全谣言监测、筛选、确认以及处置机制,形成能够及时发现、及时处置、及时辟谣的闭环系统。根据现阶段食品安全谣言传播特点,在辟谣的同时更需要建立常态化的科普辟谣工作机制。——评论员   吉蕾蕾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向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说“不”
救援,捆住“野游”者的脚
高温“午休令”当成健康中国标配
说道说道
“网络欺凌”比校园欺凌更可怕
衡阳晚报版面十三A13说道说道 2019-08-15 2 2019年08月1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