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衡阳市委将本系统的《今日动态》《衡阳信息》《督查通报》《要情汇报》《政研参考》等12种内刊整合成一种内刊,让机关内刊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面前止步。此举不仅受到了市直机关和下属单位的拥护,而且得到了《湖南日报》的点赞,同时,也彰显了衡阳市委向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说“不”的坚定决心。
早在2018年9月,中央纪委办公厅就印发了《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工作意见》,全面吹响了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集结号”。的确,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位列“四风”之首,其恶之深、其害之大,实不容小觑。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仅要大张旗鼓,而且要持之以恒。
形式主义害死人,这已是被历史充分证明了的一个真理。在1958年至1960年的“大跃进”运动中,形式主义的“浮夸风”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浩劫。一方面,“亩产万斤”等虚报产量的事屡见不鲜;另一方面,农民食不果腹,甚至“大跃进”运动成了后来全国灾荒的重要原因。而官僚主义又是形式主义大盛其风的根源所在。譬如,当前一些地方重“痕”不重“迹”,大力推行“留痕管理”,什么事都要求拍张照片留个图、作个记录留个文、写则信息作个证,否则在督查时不管真伪,一律用疑惑的眼光看着你:这事是真的吗?咋不留个“痕”?甚至拿不出“痕迹”证明,督查组还不予认定。为了“留痕”应付检查,留“迹”不留“心”的形式主义又大行其道。不少基层干部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心血用于写材料、整图片、统数据、填表格、装订资料,根本没有更多的时间去搞工作,导致基层干部身心俱疲,怨声载道。
毛泽东同志曾深恶痛绝地说:“形式主义害死人”“要把官僚主义方式这个极坏的家伙抛到粪坑里去”。向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说“不”,一方面,要舞好考核的“指挥棒”。各级地方党委政府要大力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在检查、考核、评比中,要抵制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以虚假资料代替实际工作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真正做到重行、重绩、重效。
另一方面,要形成用人的“风向标”。在任用干部中,要看品行、论实绩、重公论,让干实事、有作为的干部有干事创业的平台;要鼓励探索创新,建立完善容错纠错机制,合理确定容错的界限和情形,给新时代敢于担当的干部真正的关爱,形成“崇尚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良好风气。尤为重要的是,要念好问责的“紧箍咒”。“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对群众反映强烈、基层干部深恶痛绝且禁而不止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纪检监察部门要坚决亮剑,从严、从快、从重惩处,让党员干部时刻绷紧作风建设之弦,牢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之害,有效防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