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互通式立交桥车流较大
■文/图 本报记者 胡亚华
本报讯 杨柳互通式立交桥桥梁纵横交错,车流穿梭不息,系我市重要的互通式交通枢纽。连日来,市民多次致电本报热线8611110建议,四通八达的桥梁匝道车流往来频密,却不见行人通过,若匝道上增建人行道,行人步行穿越其中,市民出行岂不是更方便?
昨日上午,在杨柳立交桥东侧桥头记者看见,这座耸立在城市西南方的大型互通式立交桥如同空中交通走廊,各式车辆飞驰而过,交通繁忙。记者发现,桥梁引桥处设立了行人通道,将人车进行了分流;桥下衡州大道、蔡伦大道等两条城市主干道两侧均设置了人行过道,而杨柳立交桥匝道却没有设置人行道。
据了解,杨柳互通式立交桥于2012年通车,方便在此聚合的车流在桥梁上互通切换,更好地优化交通路网结构,使车流通行效率提高。缘何杨柳立交桥匝道当初没有设计人行通道?可以增设人行通道,让市民步行穿越立交桥吗?
“衡州大道、蔡伦大道均为城市一级快速干道,两条干道在此交汇,对交通快捷出行效率要求较高。”市住建局城市建设科科长曾国栋解释称,依照互通式立交桥设计规范标准,互通式立交桥匝道不允许人车混行,通常在引桥部分通过人行踏步等方式,实现人车分流。杨柳立交桥为城区大型互通式立交桥,桥面坡陡弯急,若行人穿行其间,步行不便,且易遮挡过往司机视线,酿成交通事故,因此,我市城区互通式立交桥匝道均未设置人行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