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一切只能代表过去,只有把握今天,才能赢得明天
——题记
奥巴马在他的女儿的开学典礼上说:“你是一个学生,学习就是你的责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习’正是你自己的一件事情。老师有责任激励督促你,家长有责任确保你走正道,帮助你成长。但即使拥有最敬业的老师,最尽力的家长,你进了世界上最好的学校,假如你不去履行自己的责任的话,那么这一切努力也都会白费。——除非你每天准时去上学、除非你认真地听老师讲课、除非你把父母、长辈和其他大人们说的话放在心上、除非你肯付出成功所必需的努力,否则这一切都会失去意义。”学习,既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义务。而如今的学习中,考试无疑是对很多人来说很重要的标志之一。
每个人,可能都曾有过考完信心满满最终却不甚理想的酸楚,也有着考完的茫然却意外收获肯定的惊喜。分数,也许只是一个数字,而分数背后的自己对知识的掌握和暴露出的问题,才是考试最重要的目的。
考试的分数,有偶然也有着必然。去掉分数,你是否问过自己,你对这上面的每一个知识点,是否都掌握透彻了呢?每一个错误,是自己真的没有弄明白,还是考试是粗心,看错题目了呢?我们既不应因蒙对了几题而高兴,也不应面对成绩而顾影自怜或者骄傲自满。考试成绩的取得,很大程度上是每天课堂内外一点一滴的结晶。我们要做好每一天,也要在考试之前端正好心态,告诉自己:“既然考试是不可避免的,那我们何不以笑脸相迎呢?只有期待考试,信心十足地准备考试,考试才能不辜负你的期望。”
于是,在每一天的学习中,我们都应该有着这样的习惯:
1、专心上课的习惯
教与学应该同步,应该和谐,因此我们在课堂上要集中精神,专心听教师讲课,认真听同学发言,抓住重点、难点、疑点听,边认真听边积极思考。哪怕是你认为自己懂了,也还是要认真听,要把教师的思路、其他同学的思路与自己的思路进行对比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并在这过程中,尽量多理解记忆一些东西。
2、做出计划的习惯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充分告诉我们计划的重要性。试问一个没有目标,不知道这一天要做些什么的人能把握好他现在所拥有的每一分钟吗?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每一分钟,例如在起床时及时梳理一天的事情,在课间或者中午时及时反思,适时调整,把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
3、预习上课内容的习惯
课前预习,能大大提高听课效率,即便只在上课之前将所要学习的知识浏览一遍,也能使自己更加轻松的跟上老师上课的步伐,以便与课上抓住重点,提高效率。
4、善于复习的习惯
首先,我们应该自己独立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作业,做作业的同时也是一种复习和积累的过程,还可以让我们了解自己的不足,收获新的方法与体会。“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还要想一题多变,促使思维发散,敢于质疑,主动学习,审好每一道题,独立计算,以考试的要求约束自己。从而形成自己的知识网,将知识引申、扩展、深化,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重点化。
5、整理错题集的习惯
平时要把有什么疑问或是弄错的地方随手拿张纸记下,经常看看,看会了、记住了才扔掉。有价值的就用专门的本子记下,并找些可以接受的类型题、同等程度的相关知识点研究一下它们的异同,解题的技巧和办法。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让我们正确对待每一天的学习,把握每一分学习时间,收获每一次进步与喜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