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评
中国80后科幻作家郝景芳凭借中短篇小说《北京折叠》获得了科幻界最高荣誉奖“雨果奖”,这是继去年刘慈欣凭《三体》获得雨果奖之后,中国科幻作家再一次获此殊荣。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北京折叠》力压获奖热门斯蒂芬·金的《讣告》,堪称很不容易的一次胜利。
小说并不长,就文学性而言,更像是作者生活经验再加上点科学幻想的校园小说。但作者的现实关切和对城市未来命运的宏观构想,又让小说不同于校园小说和奇幻文学的情感,其笔锋所向,甚至超越了“北京折叠”这个标题所暗示的地理疆界。很多人从小说中读出批判现实的一面,比如家长为孩子能上好幼儿园而不惜一切等。但作者的经济学研究的背景,让她把目光更多投向未来。机器化、自动化、人工智能实现以后,那么多的劳动人口如何安置的问题?
虚构出看似虚无缥缈的幻想世界,却提出了最迫切的现实问题。在“科幻性”与“文学性”等诸种传统的评奖标准之外,雨果奖体认和奖赏了作者勇于提出问题的那种敏感。身处日常的琐碎之中,依然能提出和思考那些宏大的、指向未来的问题。业余创作者郝景芳的此次获奖,若能鼓励更多普通人拿起笔,关心跟现实有关却又不囿于现实的话题,雨果奖在中国才算有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