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2012年03月15日 星期四      
当前版: B1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痴迷书法不言弃
——书法家启之的执着追求
  启之幼承庭训,5岁开始在父亲的督促下练习书法,绘画。

  启之是长子,从小跟随在做教师的父亲身边,生活在学校里,耳濡目染,那种气质自然而然就养成了。启之的童年生活是在一个老旧的大祠堂里度过的,那个祠堂就是学校所在地。在农村,有这样的一个祠堂,就像一个皇宫,大气、古雅、静穆,雕梁画栋,香草古木。后面、左右是三座大山拱伺,前面一水半包围环绕,右面紧挨着是一个大操场。祠堂就是一件巨大的艺术品,让启之每天在这里乐不可支,楼上楼下,每个角落都能发现美的惊喜。玩痛快之后,父亲每天都要启之练习画毛主席、周恩来像,临摹颜真卿的字。

  启之书法的大长进,还是得益于在湖南三师读书时,学校书法老师钟笃明先生的悉心指教。在三师三年进行了较为系统的书法基本功训练。后来参加工作分配,就是因为书画方面的特长,直接分配到学校教书画。先后在小学、中学、中专教书法和美术。

  启之现在有点感到可惜的是,当年从教师队伍,通过公开招考,进入县报工作后,由于工作的辛劳,无暇顾及自己心爱的书法,每天都是在长途舟车劳顿之后,回家便倒头大睡。这样十年时间一眨眼就过去了。

  与书法疏远的十年,启之现在想起来很心痛。但同时,也有欣慰的地方,那就是自己在新闻方面慢慢进入了角色。有失必有得。

  没想到的是,经历那个十年后,启之还能再续书法缘,书法情结终于没有割舍得了。

  启之经历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不准练书法、全校停课上山采栗子、搞劳动的无稽岁月,八十年代初书法的复苏,九十年代初硬笔书法热潮,到毛笔书法的苏醒到兴旺。在这段刻骨铭心的岁月里,启之有迷茫,有辛劳,有收获。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那是硬笔书法热潮兴起,毛笔书法还不成气候。启之在硬笔书法创作上频频获奖,先后获得过全国硬笔书法大赛一等奖、全国教师三笔字大赛三等奖。

  后来,全省举行教师书画大赛,在学校和教育局的推荐下,启之在截稿的第二天匆匆草就一幅对联交差,意外得了二等奖,因为参加大赛的包括了全省各高等院校的美术书法专业老师。当时全县只有一个书法二等奖,那就是启之。这次获奖后,在全省教育界产生很大影响,全省不少教育界同道和领导,向他索书的一下多起来,让启之应接不暇。

  因为工作忙,再就是只是把书法当作自己的爱好而已,启之很少向全国的书法大赛投稿,他将书画临摹练习和创作,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变成自己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愿去为大赛创作,他说,他已提不起兴趣去投稿,去获奖什么的。他每天早上清早就会在晨曦中,在窗前的书桌上挥毫。然后,再去上班,开始一天的工作。

  美绢子

  荷塘戏耍图(中国画)     启 之

  书法           启 之

上一篇    下一篇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B01版:版面一
   第B02版:版面二
   第B03版:版面三
   第B04版:版面四
   第B05版:版面五
   第B06版:版面六
   第B07版:版面七
   第B08版:版面八
   第B09版:版面九
   第B10版:版面十
   第B11版:版面十一
   第B12版:版面十二
   第B13版:版面十三
   第B14版:版面十四
   第B15版:版面十五
   第B16版:版面十六
痴迷书法不言弃
古风雅韵墨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