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2012年03月15日 星期四      
当前版: B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北京专家建言衡阳重点发展旅游
——高级工程师齐靖远访谈录
  旅游可以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戴佳兵 摄
  本报记者:您写了一篇建议衡阳重点发旅游的文章,很有见地和深度,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您很关注衡阳,了解衡阳,您是衡阳人吗?在衡阳学习或者工作过?

  齐靖远:我原籍山东蓬莱,祖父清末下关东逃荒落户吉林。我于1943年出生在甘肃靖远县。在北京、辽宁沈阳、黑龙江阿城、陕西西安完成了小学、中学、大学、研究生教育。1960-1968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金属材料专业本科,1979-1982年西安交通大学材料研究所周惠久院士的研究生毕业。在陕西汉中工厂从事材料热处理技术工作八年,在北京从事金属材料研究工作几十年。在世界第一届热处理大会、第九届国际金属与合金会议、第二十二届国际电子显微镜会议发表高水平英文材料学术论文5篇,在国内发表中文学术论文30余篇。

  本报记者:您大学本科读了8年,这种现象很少见。8年大学生活,您经历了什么艰难困苦?让您感悟最深的人生体验是什么?

  齐靖远:1961年1月19日,我不慎从大学宿舍楼上摔下来,休克二十多小时,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重度颅脑损伤”,医生说蛛网膜下腔出血死亡率高达50%,没有摔死十分万幸,彻底康复几乎没有可能。两次住院治疗,仍然严重失忆、失眠、头痛、头晕,学习与生活无法自理,只能休学回家。医生语重心长告知:西医对脑外伤后遗症完全无能为力,唯一的希望是通过中医的气功、太极拳慢慢调理恢复,彻底康复十分困难。未曾想到苍天不负有心人,奇迹在我身上出现了。打太极拳一年以后头痛、头晕、失忆、失眠症状明显好转,我重新返回了学校。我终于成为了一个正常的健康人,以优秀的成绩大学毕业。本应1965年大学毕业,休学一年,又赶上了文化大革命,1968年我才离开大学,大学足足念了八年。脑外伤让我晚毕业三年,却让我终生与健身结下不解之缘。健身给与我第二次生命。我决心生命不止健身不息。我长年坚持俯卧撑、仰卧起坐与哑铃运动,而且经常跑步。在北京工作三十多年,始终骑车上下班,平均每天骑车十公里以上。有几年时间,每天上下班骑车里程达50公里。多年来,我基本不生病、不吃药。我有一颗与年龄不相符的健康心脏与发达的腹肌臂力,我是酷爱运动的另类知识分子,运动是我生命的一部分。2008年,血压、血糖、血脂始终非常正常的我,荣幸评为北京市健康之星。非常健康的身体,让我拥有非常充沛的精力研究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些感兴趣的问题。

  本报记者:您好学习,又好运动,在知识分子中算是“另类”了,这样的爱好和习惯与家庭传承有什么关系吗?

  齐靖远:我的父母是九一八后从东北逃到北京的爱国流亡学生。在京流亡两年,得到张学良全额资助,进入张学良办的北京东北大学学习。在大学里,父母都是抗日救亡运动的积极分子,加入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地下抗日组织。七七事变后,父母逃离北京,流落甘肃。兄妹四人出生于戈壁滩的土坯房内,从小生活十分艰苦。日本投降后,六口之家加入抗战难民返乡大军。在兰州、西安、郑州难民营等待火车、汽车一年多时间,才于1948年初一贫如洗到达北京。父母始终失业,全家在饥饿中迎来解放。北京解放后父母成为大学教师,子女们进入学校学习。童年的流离失所和饥寒交迫,造就了我们全家对新中国的无比热爱。兄妹四人从小学习十分努力,先后成为事业有成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大学教授的兄长,多年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优秀党员和自治区模范教师。文革中我在秦岭山区当工人8年,改革开放才有幸成为一位科学院院士的研究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的母亲喜爱运动,对我的影响很大。1960年大学教师身体检查时,母亲查出了冠心病,那年母亲45岁。当时冠心病极为少见,两千多名教师仅查出五人患有冠心病。母亲当时情况很差,全身浮肿,小腿肿的尤其严重。按着医生的建议,母亲制定了每天早晨打太极拳的健身计划,开始了每天晨练,而且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坚持了47年。母亲几十年锲而不舍,创造出了令人想象不到的奇迹。六十岁已经雪白的头发,七十多岁以后变为灰白色,不少白发变黑了。患冠心病四十多年,病情始终没有继续发展。四十多年来,母亲没有得过心绞痛与心梗。几十年来母亲没有住过医院,在95岁的高龄平静地离开了人世。

  本报记者:您在大学本科和研究生期间学的是工科,工作以后的研究方向是机械工业行业的,您何时开始实用经济的研究?如何将实用经济和地方特点联系起来?

  齐靖远:1966年初参加研究生考试,被本校机械系录取。高兴只有几个月时间,文化革命开始了。高教部宣布全国停止招收研究生,研究生考试成绩无效,已经录取的研究生一律作废。文革彻底粉碎了我的读研美梦,苦苦等待两年进入北京一家工厂当了工人,几年后又下被放到秦岭山区工厂劳动8年。1977年恢复高考的喜讯犹如惊雷震撼了神州大地,不久中央决定恢复研究生考试,取消研究生资格12年之后,我又投入到庞大的考研大军。我的三项成绩完全符合要求,由于所报考的学校与我原来大学的学术观点不大一致,这个全国顶尖大学决定不给予我复试资格。我的第二次研究生考试,成为学校之间门户之见的牺牲品。铁了心要圆研究生梦的我,又开始了第二年研究生冲剌。好在有了第一次复习的基础,第二年考研终于如愿以偿。为了防止门户之见,我只能报考研究领域我并不太喜欢的母校一位院士的研究生。150多名各届优秀大学毕业生,竞争5个研究生入学名额。结果仅有两个人符合三项成绩要求,我有幸成为被录取的两名研究生之一,36岁终于圆了研究生之梦。我的毕业论文获得极高的评价,解决了低碳马氏体机械性能的基础理论问题。我的研究生导师,应用我的理论研究结论,总结了他十几年的实践研究成果,1987年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研究生毕业以后,我分配到中央研究机构工作,三十年来累计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20余篇被权威的美国科学文摘收录。我64岁时才退出工作岗位,在家中仍然每天看书写作七、八小时,至今发表科普文章与歌颂改革开放散文200余篇。我在专业研究上的主要成果除论文外,还出版百万字英文翻译学术专著《金属物理性能测试》一本;担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失效分析专家,对歼七战斗机及解放牌汽车的质量做过重要贡献;拥有四项耐磨材料发明专利。作为特约科技嘉宾,曾经三次作为中央电视台《科技之光》节目主讲人及两次北京电视台《世界地球日》节目主讲人,为中央电视台《科技博览》节目策划撰写过脚本《膜技术》。2003年至2004年,应北京规划委邀请,参加北京市十一五发展规划研讨活动,在2003年、2004年的《北京规划建设》及2004年的《城乡建设》期刊发表北京发展规划特约文章三篇。退休后,我开始将主要精力放在实用经济的研究上,我非常关心全国各地经济建设,希望能为中国乃至各地经济腾飞做出贡献。

  本报记者:您与衡阳基本上没有什么关联?是什么原因引发您写这篇文章的?

  齐靖远:1984年、1992年、2001年分别参加过在衡阳召开的机械工业理化检验会议、机械设备失效分析会议、高科技产业促进会议,这些会议均为几十人规模的专业技术会议,与衡阳各个机构与相关人员没有接触过。三次会议对风光靓丽的衡山与物产丰富的衡阳印象十分深刻,为本次撰写衡阳发展建议打下了良好基础。中国地大物博风光秀丽文化璀璨,旅游业应该是中国每一个地区的重要产业。旅游业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金矿,任何领导人都必须高度重视。北京2011年旅游收入已经超过三千亿元,发展潜力仍然非常巨大,仍然斥巨资在旅游卫视与中央电视台强力推广促销。中国一些非常著名的旅游胜地,旅游业应该成为首屈一指的第一产业,应该占据GDP的最重要部分,可惜中国大多数旅游胜地未能实现这一目标,而且相距甚远,让人非常遗憾。中国很多地方旅游策划欠缺力度,旅游宣传模式有待本质性提高,旅游潜力开发有待极大强化。旅游业正是我对衡阳经济发展的一个最重要建议。旅游产业应该成为衡阳第一产业,经过努力实现这一目标并非天方夜谭。

  编者按

  本期周刊推出的关注“重点发展衡阳旅游”缘于两份建议,一份是北京专家、退休高级工程师建议我市把旅游发展成为第一产业,一份是我市经济界、文化界、收藏界人士建议我市修建“汉字艺术公园”。把两份建议放在一起解读,刚好把宏观战略和微观战术结合起来,把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结合起来,既符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两型社会”的要求,又契合当前文化改革、促进文化繁荣的新形势。我们正处于经济发展的最佳机遇期和文化大发展的前夜,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就是既要提高经济发展硬实力,又要提升文化发展软实力,我们责无旁贷。

  本报记者   戴佳兵

上一篇    下一篇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B01版:版面一
   第B02版:版面二
   第B03版:版面三
   第B04版:版面四
   第B05版:版面五
   第B06版:版面六
   第B07版:版面七
   第B08版:版面八
   第B09版:版面九
   第B10版:版面十
   第B11版:版面十一
   第B12版:版面十二
   第B13版:版面十三
   第B14版:版面十四
   第B15版:版面十五
   第B16版:版面十六
北京专家建言衡阳重点发展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