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把高价服务收费的APP、网站或咨询机构排在前面,让用户一开启相关搜索,便可以一眼看到,相当于为这些高价服务项目打了一个大广告。
这种行为产生的副作用是巨大的,会让群众产生误导,因为,那些被搜索引擎排在前列的所谓的机构或“专家”具有很强的欺骗性。轻则让消费者虚耗钱财,重则误导考生。——评论员 斯涵涵
2.一些搜索引擎网站因搜索“高考志愿”问题被教育部、公安部约谈,大快人心。作为考生家长,笔者对搜索乱象也深有体会。在百度上键入“高考志愿”,会立即弹出许多高考志愿填报的推广网站。其中一个网站,声称可以通过高考分数和所在省份查找到相匹配的省内外高校。笔者通过扫描二维码支付一定的费用之后,页面并没有跳转,很明显这是一个骗人的网站。被骗点钱还是小事,要是被搜索引擎带偏,填错志愿或上了“野鸡大学”,误了孩子前程,那就糟糕了。
作为商业公司,搜索引擎追求利润无可厚非。但是,商业有伦理、市场有边界,经济利益之上还有社会责任。为了经济利益,让良莠不齐的高考信息排在前面,就是罔顾社会责任的表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无视社会责任的企业永远得不到用户的尊敬、同行的尊重。——评论员 练洪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