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0年残疾儿童义务教育
入学率超95%
近日,教育部等七部门印发《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二期计划”的目标是,到2020年,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5%以上,将实现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的全面普及。
吕玉刚介绍,2014年第一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三年来,已完成了预定的各项任务。截至2016年底,视力、听力、智力三类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已经达到了90%以上,全国有特殊教育学校2080所,比2013年增加了147所,增长7.6%;在校生有49.2万人,比2013年增加了14.2万人,增长了33.7%。义务教育残疾学生生均公用经费已经提高到6000元以上。
但是,吕玉刚指出,特殊教育仍然是各级各类教育的薄弱环节,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在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边缘贫困地区普及水平仍然偏低。二是学前、高中和高等特殊教育也就是非义务阶段的特殊教育还相对滞后。三是特殊教育条件保障机制还不够完善。四是特教教师数量不足、待遇偏低,专业水平还有待提高。吕玉刚说,要破解这些困难和问题,也必须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通过实施第二期提升计划来予以解决。
据悉,“二期计划”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各级各类特殊教育普及水平全面提高,保障能力全面增强,教育质量全面提升。其中一个关键指标是,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5%以上,将实现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的全面普及。
吕玉刚强调,普及残疾儿童义务教育是“二期计划”重中之重的任务。要实现95%的目标,关键是要以区县为单位,落实“一人一案”,核实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情况,通过特教学校就读、普通学校就读、送教上门等多种方式,逐一做好教育安置。一是优先采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方式,就近安排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对于招收五名以上残疾学生的普通学校,要建立资源(中心)教室,配备资源教师。二是采用特殊教育学校就读方式,对中重度残疾儿童实施义务教育。到2020年基本实现市(地)和30万人口以上、残疾儿童少年较多的县(市)都有一所特殊教育学校。三是采用送教上门方式,对不能到校就读、需要专人护理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实施义务教育。对送教上门的学生要纳入学籍管理,加强人财物保障。
摘自《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