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面十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1年04月14日 星期三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迁怒式”教育不可取

  ■柴春元

  近日,河南信阳一所中学组织学生砸手机的视频在网上热传,这条新闻也迅速登上微博热搜。4月11日,针对网友的质疑,该校校长表示,“就砸了两个学生的手机,是配合家长要求”。至于为什么砸,校长解释,快中考了,有家长管不住自己的孩子玩手机,家长为了教育孩子而让学校砸手机,还写了承诺书,学生也赞成。

  组织学生现场砸手机,初衷当然是好的,对孩子们来说,这种“教育”方式冲击力、震撼力都极强,很容易取得立竿见影的实效。但无论校方怎么解释,网友替手机“喊疼叫屈”的声音还是没有得到回应。教育孩子,锤子为什么砸在了手机上?而这样的“迁怒式”教育,其负面效果也是不容忽视的。

  “不迁怒,不贰过”,明明自己出了问题却偏要推责于人乃至迁怒于物,这样的同学很难称得上是好学生。也就是说,就算再智能,手机毕竟是物,物是没有主体意识和责任能力的,把锤子砸向手机,显然是弄错了对象。孩子是被教育者,教导他们远离手机,责任在家长、学校。实现这样的教育效果并培养起孩子的自觉意识,要靠严格的日常管理和耐心的说服教导。

  如此看来,通过组织孩子砸手机来教育孩子,看似“态度鲜明立场坚定”,背后蕴含着的,其实并不是勇气与担当。教育孩子真正需要的是孜孜不倦的日常之功,像砸手机这样只求短期效果的“迁怒式”“粗暴式”教育,还是果断舍弃为好。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察者看台
世 相 浅 见
化解交通“痛点”,彰显善治良政
“迁怒式”教育不可取
多举措提高养老服务水平
消毒水伤人,封口费致命!
衡阳晚报版面十三A13“迁怒式”教育不可取 2021-04-14 2 2021年04月1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