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卫国
笔者听过一个管理学的案例:店家在店门口摆了一张凳子,方便客人休息。一位客人进门时被凳子绊了一下,凳子倒了。伙计说:“这人不长眼。”第二位客人进门,抬腿不够,也一脚踢到凳子上,差点摔倒。伙计说“咋不看路?”第三位客人进门,又被凳子绊了一下。经理对伙计说:“这肯定不是客人的问题,是我们的凳子摆错了地方,快把凳子搬走。”
当问题连续出现,多从自身上找原因,求解决。“不再绊倒,先搬走凳子”的解决办法,在近日很热的广台高速路口违章罚款一事同样适用。
近日,网友袁先生在广台高速43公里200米处吃到罚单。查询后,发现“同一个地方”出现了“62万多个交通违章”“违章罚款或达1.2亿”。有网友用无人机在此路口实拍验证,得出“3分钟,27台车违章”的结果,引来被罚车主和网友质疑“该道路标线设置不合理”。其后央视、新华网等众多媒体热评,引发热议。佛山交警给出“道路标识设置规范,验收合格投入使用”的解释。回应称:该处“电子警察”抓拍设备于2020年3月18日启用,启用前已按规定备案并向社会公告。经核查,截至今年4月1日,累计抓拍交通违法行为184373宗。
佛山相关部门及时直面问题的回应,或有其依据和道理。面对火热的舆情,日益增多的违章罚款,还得先放下交警和车主“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争议对立,想办法减少“道路违章罚款”才是正道。所幸有报道称:广东省相关部门已派出工作组赴现场调查。而佛山当地正连夜优化道路标志标线,重新规划划分车道提示。
交通是一个民生问题,民生问题无小事。车行高速,畅行为要,安全第一。走高速路在不经意间违章被罚,无疑是众多车主的“痛点”。面对佛山广台高速43公里200米处路口,这个堪比“超级印钞机”的违章路口“痛点”,不论是车主还是有关部门,都慢不得、等不起、拖不了。当务之急是解车主不经意违章被罚之痛,别让路口违章罚款“超级印钞机”的现象再继续下去。
面对车主之痛,舆情之声,道路管理部门、高速运营公司和交警部门,不能止于“符合规范”“验收合格”,而是要科学论证,调整设计,合理设置,探求解决之道。要坚持问题导向,及时回应民生关切,找准症结,科学施策,解决现实存在的“痛点”“堵点”“难点”,才是为群众办实事的正确之道,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