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面十五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0年11月24日 星期二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泉湖夜色

  ■刘先卫

  每临黄昏,家乡的泉湖二月八文化广场,便异常热闹起来。你瞧,三三两两的小镇居民朝广场赶来,年轻夫妇推着婴儿车,摇篮里的婴儿东张西望,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拄着拐杖的老年人也在子女的陪伴下踱着步子,小心翼翼似乎怕拐杖划伤精美的花岗岩石瓷砖;小孩子也有属于他们的开心天地,各自踩着跷跷板在防滑地板砖上演练、比试。顽皮的小朋友在人群堆中嬉戏打闹,惹得大人一片惊呼和轻声责骂。

  泉湖二月八农耕文化园傍依衡祁古道,栖息于千年古泉水湖畔。两年前这儿还是一片荒地和美丽的传说,现在已建成占地11亩的文化休闲广场。文化广场是以农耕始祖——后稷设计为主线,以农耕文化为背景营建的具有现代休闲性的观光公园。尤其引人注目的是,身高伟岸耸立于广场上的后稷雕塑。后稷历史上尊为周族始祖、农耕始祖、五谷之神,相传是黄帝的第五代子孙,是尧舜时期专管农业的农官,教人们如何耕种和收获庄稼。他原名叫姬弃,被认为是稷和麦的最开始种植者。

  从西北角走进公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门头上“泉湖二月八农耕文化园”几个镏金大字,醒目而又高雅。两侧廊柱分别嵌印有妙句佳联:“泉冽山青,农兴物茂;湖明野阔,耕沃播文。”“二月春光臻寿福;八方贸贾汇泉湖。”上联以二、八两字嵌联,简短的上下七言两句,高度地概括和诠释了泉湖“二月八”这一传统习俗的文化内涵。联中藏有“二月八”“泉湖”“寿福”几个关健词,切时、切事、切地。下联意为在阳春二月八日祝福天上神仙——寿福爷生日,同时也希望人们不负春光,不误农时,一年之季在于春。寓意勤奋耕作,将会添福增寿。

  传承农耕文明,弘扬民俗文化。“欲知湘楚农耕事,且看泉湖稼蔷图,万花应时呼欲出,一节举而天下春。”《泉湖“二八”赋》,现已刻成铭碑立于圆型广场T型台阶上,载入“泉湖二月八”农耕文化史册。春花秋月,文章纵横六百年,涵盖泉湖之人文历史,详尽非遗二八之美事,全面展现了泉湖的历史文化和农耕文明。其内容情感饱满,文字大气,尤其是典故的运用,更让内容丰实充沛,读来朗朗上口。让广大游客从中探究到了“泉湖二月八”传统民俗的来历渊源。

  二月八农耕文化园是一个集农贸业+文旅+社区的田园乡村综合体,在灯火辉煌的夜幕中充满了神秘和诱惑。广场上24副二十四节气花岗岩文化地刻,在黄色灯光的映衬下,将我们带入了茹毛入血、釆撷渔猎的古老文明。那些刻在灯柱上已传承了上千年的农谚“春不种,秋无收”“三分种来七分管,十分收成才保险”等,虽寥寥几字可谓言简意赅。农谚既是劳动人民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结晶,也是对农业生产与天时气象关系的深刻总结和高度概括。

  晚霞漫天,夏日傍晚的广场上空,轮换上演着魔幻大片,有时绚丽多姿有时温柔浪漫。随着动感音乐响起,广场舞在幸福嘉苑小区舞起来跳起来,每周六晚上一场经典的电影面向居民开放,让人们重拾乡愁记忆。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主,利用乡村民宿、园区建设、走道墙壁综合布景的宣传文化长廊,无不透露着和谐与美好、温馨与幸福。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勇往直前
故乡的炊烟
泉湖夜色
相市采风词三首
衡阳晚报版面十五A15泉湖夜色 2020-11-24 2 2020年11月2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