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面十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0年01月09日 星期四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过春节,伤感情的事情别做
  ■刘天放

  鼠年春节临近,在外工作的年轻人开始准备回家过年。但近年来出现的父母亲属催婚、发红包等引发的焦虑,一直是这些年轻人心头的一片阴影。虽然“有钱没钱也要回家过年”,但催婚等造成的心理压力,总会使这部分年轻人倍感无奈。

  亲情或乡情,本是离家在外之人的寄托。年轻人回家过年,本该得到父母、家人、亲友的安慰和鼓励。但遗憾的是,如果在外混得一般甚至不算太好,父母可能不会把失望写在脸上,但“七大姑八大姨”或邻里、同学等,就将直接“给脸子看”。

  春节是中国人最隆重、最有仪式感的节日,被赋予的内涵众多。而盼望家人平安回来过一个团圆年,总是最核心也是最质朴的内容。然而,功利与物欲化倾向,已使过年在某些地方,从某种程度上变成了攀比、炫耀的一个机会。而在外打拼的年轻人,不得不默默承受由于“碍情面”带来的钱财流失。

  与咬咬牙也就过去了的发红包相比,父母和亲属的“催婚”更让年轻人感到“扎心”甚至“恐惧”。年轻人在外打拼,就算混得再好,也有自己的婚姻打算,职场年轻人与父母亲属,仅对此的认知就有了很大“鸿沟”。

  那既是观念、语言的不同,也是共情能力乃至城乡话语体系造成的差异。若想弥补,难上加难,因为年轻人和家乡人根本不在一个频道里沟通。这有赖于观念的转变,文明程度的提升,更期冀于政策的利好给乡村带来质变。而在现有状况下,移风易俗当是共识,无论出于何种目的,破解人情负担过重,让文明彰显,需要年轻人和家乡人的共同努力。

  过年重的是团圆、讲的是亲情、图的是快乐,那也就该把“催婚”以及位子、房子、票子等暂时放下,不做伤感情的事情。如此,就能把握好各自的语言和行为边界,过一个更温馨、祥和、快乐的春节。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为大一女儿招保姆” “巨婴”教育不可取
大火烧不开的消防通道 用法律清理
打听同事工资不该成为“职场雷区”
说道说道
过春节,伤感情的事情别做
衡阳晚报版面十三A13过春节,伤感情的事情别做 2020-01-09 2 2020年01月09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