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雨到,打雷到,
娘娘崽崽不得回到,
盖被帐子起霉到。
——《湘南童谣》
纷纷扬扬的细雨,布满整个天空。
翠莲从前老是担心,雨下多了,家里的老房子会塌,放在柜子里的被子会淋湿。
老家的老房子是土砖瓦房,是她公公手里建的。这个时候,翠莲就会回一次家,摸着土疙瘩,房子里充满生活气息的过往就会扑面而来。雨水打在房屋的外墙上,留下像蚯蚓一样水流的痕迹。土砖疙瘩里裸露出一些用来增加粘性的稻草,那些稻草在几十年前,也许垂着饱满的稻穗,让饥饿的人群果腹。翠莲每次回家,要把老屋里的棉被拿出来晒一下。
公公婆婆在世时,翠莲基本没回家。翠莲和运德一结婚就到了广东打工,儿子也在身边读书。过年过节,叫老人坐车直达到广东,吃喝玩乐一条龙,大家都开心。公公婆婆去世后,本来想送孩子回老家读书的翠莲就断了念头。当教师的堂妹建议:小孩读书成长还是要在父母身边好些。翠莲想想也是。这时恰好也有了农民工子弟学校。小孩就没有回,一直在广东读书。这样,翠莲一家人回家更少了。
翠莲现在不担心了,因为房子已经被儿子拆了。
前几年,运德在工地上出了事。那次把运德送回家安葬,翠莲呆在老家最久。她要在家住满七七四十九天。她再次熟悉了村庄的山头、水渠,熟悉了从前种满水稻的水田、种满蔬菜的旱土,熟悉了家乡人土里土气的腔调说话。回到老家,她觉得神清气爽底气足。
翠莲的孩子兴华很争气,考了个重点大学,毕业后没几年,还自己开公司,然后在大城市买房娶媳妇。一切都安稳下来了。
兴华忽然说要回老家建房。老家是根。不会说几句家乡话的兴华,带着风水先生,在家乡转了一天。接着,推土机轰隆隆开进来,原来的土房子很快就推平了。在现代机械面前,开拓出一片开阔的平地。兴华的设想是:在原来的老房子的地基上面,建成一座北京四合院的模样。
北京的四合院,带着北方皇城的气息将进驻南方的农村。兴华侃侃而谈。
老房子拆了,新房子没建好。翠莲还是希望房子早点建成。她说,水有源,树有根,麻雀子也有个草窝蹲。
谁知事情正进展很顺利的时候,突然生出变故。运德的堂叔兄弟出来阻工,说兴华推的房屋基地,以前是老爷爷手里的,大家都有份,不能让兴华一人独占。翠莲说了好多好话,还是讲不通。兴华说给钱买过来。他们说,不是钱的问题,我们祖宗的地不卖。兴华只好把建房的事情搁下来。
房子虽然没建成。每年清明,翠莲还会带着儿子、孙儿回来一趟。只是再也没有老房子了,也不用晒棉被了。
她逢人就说,这下好了,出去多年,娘娘崽崽不得回了。如今回来,连个窝也没得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