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前的短短一周时间,厦门铁路公安处管内的厦门站、厦门北站、泉州站每天都能接到两三起小孩走丢的报警求助警情,仅1月22日到29日一周时间,这3个车站就接到39起孩子走散的报警,好在最后都被民警及时找回。
三个火车站一周走丢39名儿童,这数据够惊人的。从表面看,走丢的是儿童,但是透过现象看实质,走丢的更是家长的责任意识。
家长对孩子的责任缺失。让孩子记住父母的名字、手机号码等,并告诉小孩一旦走失后立即向民警求助,无疑为找回孩子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万一孩子真的走丢了呢?看看近年来报道的“宝贝回家”故事,一个孩子走丢,往往改变数个家庭的命运轨迹,造成无可挽回的人间悲剧,还能不警醒吗?走丢39名儿童,孩子尚小无责,家长的责任重。新闻多次报道过孩子丢失,39个家长怎能如此不长记性呢?
家长对他人的责任缺失。为什么39名儿童走丢接连上演?社会总体向好,好人多,火车站监控多,家长对社会有信心,不怕孩子走丢。但要找回39名儿童,绝不是小事情,必然要牵涉大量的人财物。以警力为例,警力有限,找孩子报警,其他地方就要少用警力,万一同时发生事故,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又如何确保?
家长对社会的责任缺失。铁路警方提醒广大旅客,春运临近,火车站客流激增,进站乘车时一定不能让小孩离开自己的视线,以免走散。春运来了,旅客大搬家,为了让旅客走得舒心顺利平安,铁路和警方的压力日益加重。如果家长再放任自己马虎,让铁路和警方消耗一些不必要的精力,是否可视为添堵、添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