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面十四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7年08月31日 星期四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栽下一季禾收上两季稻
再生稻有啥“再生密码”?
  产量不输双季稻,第二季更是优质“绿色稻”,目前我省已经推荐10个再生稻品种

  日前,在浏阳市北盛镇,种植户参观学习再生稻种植。

  如同韭菜,割完一茬又长一茬,再生稻栽下一季禾,可以收上两季稻。今年,浏阳市北盛镇燕舞洲村再生稻试验示范基地喜获丰收,单季产量更是喜人。近日,工作人员对刚收割的0.75亩再生稻头季进行了实收实测,湿谷产量达到每亩790公斤,去除水分后,每亩干谷产粮近728公斤。

  那么,再生稻究竟是什么?再生稻何以“再生”?称得上“绿色大米”的再生稻此前又为何一直没有推广起来?对此,记者专门采访了湖南农业大学教授肖层林,请他为我们做详细解读。

  【原理】所有水稻都有再生能力

  父母批评熊孩子有句俗话:你若有出息,割过的稻桩便会长谷子。其中一个意思是,割过的稻桩很难再重新长出谷子。实际上,这话并不准确,割过的稻桩是能重新长出谷子的,这与水稻的再生能力有关。

  “所有的水稻都有再生能力,只是强与弱的区别。”肖层林介绍,通过不断试验,已选育出一些再生能力强的品种。利用这些品种头季稻收割后的稻桩,采用适宜肥水管理技术,使稻桩节位腋芽萌发,长成再生禾苗,抽穗成熟的水稻,便是我们常说的再生稻。

  肖层林补充道,再生稻其实并不是一个新鲜概念,在中国已有悠久的种植历史,4世纪张湛的《养生要术》中就有记载。但历史上,一直是将再生稻视为一种自生、自长,有则收、无则丢的收获物,没有将其列为正规的栽培技术加以研究。

  【探索】从边缘技术到全面推广

  早前农民食不果腹,有人尝试在头季稻收割后,让稻桩发出一些再生苗,再收一些稻谷。但由于头季稻收割时留桩高,再生苗穗生长不整齐,再生稻产量很低(亩产几十斤至一百多斤),收割困难(有些农民只能背着背篓,用手将再生稻谷子捋下),再生稻效益极低,这样的再生稻也就失去了意义。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开始大面积种植再生稻。不过,受品种及生产条件限制,再生稻种植没有形成气候,也没有被相关方面所重视。

  最近20多年来,由于一些高产、抗倒、再生能力较强的中稻品种育成,曾出现几次研究并推广再生稻的时期,尤其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至本世纪初期几年间,一些中、晚稻杂交组合育成,一些人积极主张用作再生稻品种推广。“但由于这些品种前季抽穗灌浆至成熟期不耐高温,再生稻后期不耐低温,使再生稻种植失败,不少人对再生稻种植失去了信心,甚至产生了反感。”

  肖层林说,经过多年研发,专家攻克了“再生稻”难关,破译了水稻“再生密码”,育成了适宜作再生稻的品种,研究了再生稻种植的基本技术,使再生稻产量提高,再生稻的种植推广已具备了条件。适合用作再生稻的品种越来越多,湖南省2017年已推荐10个品种作为再生稻示范品种。

  再生稻好在哪

  不用怕“双抢”,省钱且增效

  尽管国家一直很重视水稻生产,采取了一系列补贴措施,但种稻的比较效益仍然较低。农民对双季稻的种植意愿不足,导致部分双季稻重点产区的双季稻面积大幅减少。肖层林说,双季稻种植季节紧、成本高,尤其在7月上、中旬出现“双抢”农忙阶段,任务重、天气热、请工难度大。有了再生稻之后,这些局面将大为改善。

  成本:节省人力物力时间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再生稻栽培不需再重新播种、育秧和插秧,也不需耕犁耙田,省种、省工、省肥、省水、省药,成本低,只需60多天就能收获250公斤~300公斤优质稻谷。肖层林认为,头季稻加再生稻已成为水稻生产的一种模式,具有保障粮食产量、节本增效、提高品质的优势,因此该模式将会较快推广。

  收益:与双季稻相当

  肖层林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两种两收双季稻的早稻亩产400公斤~450公斤,晚稻亩产500公斤~550公斤,合计亩产900公斤~1000公斤;而头季稻加再生稻(一种两收)种植模式的杂交中稻(早季播种,4月移栽),头季亩产650公斤~700公斤,再生稻亩产250公斤~300公斤,合计亩产也能达到900公斤~1000公斤。

  条件:机械化添翼

  再生稻的推广离不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尤其是插秧、收割的机械化操作,从根本上解决了再生稻农事操作难题,而且大大降低生产成本,使农民种植再生稻轻简高效。

  “头季稻收割时,要尽量防止机械与人为损伤稻桩。”肖层林说,稻桩留存越多,再生稻产量便越高。如果能做到头季稻收割时尽量减少对稻桩的碾压,并配套高产栽培技术,第二季亩产有可能达到800斤或以上。

  绿色:少用农药和化肥

  因为再生稻生长周期短,减少了农药以及化肥用量,甚至可不使用农药,生产出来的稻米可称得上是“绿色大米”。

  作为水稻大省,当前湖南粮食结构性矛盾突出。一方面,早籼稻高仓满储,销售不畅;另一方面,泰国米、东北米大举入湘,优质粮源依然紧缺。

  近年来,尽管普通稻谷价难以提升,甚至出现降价、难卖,但再生稻谷价仍有提高,粮食企业定购再生稻谷,出现了每百斤180元的收购价格,再生稻米定购5元的实例,再生稻米将成为产业化开发,成为品牌特色稻米。

  链接:再生稻已被列为全省农技推广重点项目

  据悉,再生稻在中国种植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1700年前,目前在四川、福建等地均有推广种植。在湖南,再生稻栽培技术已被列为全省农技推广三大重点项目之一。

  再生稻适合阳光和热度不够种植两季稻,种植一季稻又绰绰有余的地区。再生稻具有双季稻的产量功能,在保持双季稻产量的基础上,能够省工、省种、省耕作,降低种植成本,提高种粮经济效益,可比双季稻亩产增收600~1000元。今年浏阳市再生稻种植面积3.2万亩,在浏阳、宁乡、长沙县和望城区,再生稻均有推广。 据红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栽下一季禾收上两季稻 再生稻有啥“再生密码”?
2020年版 中国药典正在编制
我国将加强 婴幼儿乳粉配方 注册企业监管检查
衡阳晚报版面十四A14栽下一季禾收上两季稻
再生稻有啥“再生密码”?
2017-08-31 2 2017年08月3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