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条《女孩拒绝富二代男同学示爱,被对方从19楼扔下死亡》的庭审消息,被多家媒体转载,引发热议。疑犯薛某与这起悲剧中的被害人姗姗系高中同学,河南林州人。2015年,两人都在河南当地读完大学本科后,薛某出国继续深造,而姗姗则选择来杭州。据悉,这位男同学此前有单恋女孩的意向。
一个花季女孩,就这样香消玉殒,确实令人唏嘘不已。从庭审中所透露的消息来看,薛某出生于富足之家,父母在老家开厂,资产过千万。薛某高中毕业开始追求姗姗,一直被拒绝,此次从上海来到杭州求爱,仍然遭到拒绝,因爱生恨,便做出这难以置信的行为。
这一悲剧的发生,无疑是令人心痛的。那么,我们应该从中吸取哪些教训呢?
爱情与情商有关,痴情不一定就有回报。爱情不讲道理,与其痴缠他人不如提升自己。旁观者清,当局者迷。爱情中夹杂着许多感情,感情是不能用道理来衡量的。爱情从来就不讲道理,不是你努力了就可以得到。对于留不住的恋人,不如干脆放手让她离开。
或许,爱一个人根本就是一种沉醉的迷乱,就是一段丧失自我的过程。薛某在这段虚幻的爱情中,面对女生的拒绝,仍在不断地加大感情的投入,最终迷失了自我。如果他能够明白“无故以合者,无故而离”的道理,如果他能够知道“依靠自身魅力吸引的女孩,比痴情纠缠追求的女孩更靠谱”,也许他就不会钻牛角尖,走入这样的极端。
痴缠的爱情,最终害了别人,也害了自己。漂亮的女人,满大街都是。爱我的女孩最美丽,不爱我的女孩,她的美丽与我何干?费尽心神挖空心思去讨好女性,只会使自己更加卑微。即使你卑微到尘埃,又有谁愿意去看一眼?
自古多情空余恨,无情偏被有情恼。这个案子,给予我们的教训太多,需要反思的太多。如果薛某家里能够重视挫折教育,如果我们的学校更加重视健全人格的培育,如果姗姗能够一如既往保持坚定立场,拒绝暧昧、拒绝合租,也许这一切都不会发生。
逝者已矣,来者可追。这种偏激的爱情故事,常令人惋惜和悲哀。然而,如果“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