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感冒先清肺热:从中医角度来看,儿童感冒、发烧、咳嗽多是由于肺热引起的。一般来说,当出现以下情况时,提示孩子体内火热已经形成,要及时清肺泄热:咳嗽不止、咽痛咽干、舌尖红、大便干硬。这时,就要给孩子多补水,同时食用一些生津润肺、养阴清燥的食物,如银耳、萝卜、柿子、百合、荸荠等。
高温防上火:高温之下,很多宝宝出现了各种“上火”症状。中医认为,上火是人体阴阳平衡失调的结果。如果按照脏腑类型进行划分,“火”可以分为心火、肺火、胃火等。其中,心火实火表现为反复口腔溃疡、牙龈肿痛、小便短赤等。因此,家长要注意多给宝宝喝水,少吃大鱼大肉,适当降温,保持口腔卫生。
止咳别走进误区:夏季咳嗽迁延的时间比较长,很多人为了尽快将咳嗽“打压”下去,就尝试使用各种小偏方。家长需要注意,宝宝身体娇弱,小偏方的应用一定要对症。夏天很多宝宝咳嗽是因为痰热阻肺,此时,家长应着重为宝宝清肺热。平时可以给宝宝喝一些百合银耳汤,以达到滋阴润肺、去痰热的效果。
开胃可以吃点酸:夏天一到,孩子们就吵着要吃冰淇淋、喝饮料。有些家长认为天气炎热,让孩子多吃几根冰棍也不要紧,其实,这往往是造成孩子夏季厌食不爱吃饭的原因。一旦孩子出现了厌食的症状,家长要积极寻找导致孩子厌食的原因,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帮助孩子养成规律进食的好习惯,改善进食环境,让孩子心情舒畅地吃饭。此外,还可以给孩子调理脾胃,适量吃一些有助于开胃的酸味食物如山楂、柑橘等。
夏季饮食不宜过多:日常生活中,孩子很容易出现饮食不当的情况,久而久之会损伤脾胃。孩子到底吃多少,家长一定要注意观察,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探索出符合其特点的饮食结构。暴饮暴食、饥饱不定、进餐不定时等饮食不规律都会影响宝宝的脾胃健康。“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因此,宝宝吃饭应以不过饱为原则,每天定时进食,三餐之间适当加一些点心和水果即可。
脾胃重在养护:《黄帝内经》强调“甘入脾”,也就是说脾主甘味,因此脾气虚、脾经弱时,可以适当多吃点甘味食物,山药、栗子、小米、红枣等都是甘味食品,能够补益脾胃。如果宝宝的脾胃损伤的根源是饮食不节,就要调整孩子的生活方式,比如适当减少孩子的饮食量、少食油腻厚味等不易消化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