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许 珂
现代产业强市一个重要的内涵与支撑,就是人才要强。而打造“职教城”(产教融合基地),推进职业教育发展,培养较多较好的职业人才,又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市政协委员刘云宝等认为,打造“职教城” (产教融合基地),是衡阳的优势所在,是衡阳的发展所需,是衡阳的校企所急。“衡阳是人口大市,但是只有将单纯的人口培养成有着劳动就业能力、有着技术创新能力、有着知识技术素养的劳动力,衡阳才能真正让人口由数量变质量、由潜力变优势。建设打造职教城(产教融合基地),对于我市招商引资、接收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对于我市自身产业的转型升级,对于做大做强城市、吸引人才流入,对于提升城市品质、增强城市竞争力和承载力,都有着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推动作用。”
刘云宝等建议,一要规划引领,让“职教城”有蓝图。“职教城”(产教融合基地)可以高标准、高起点规划,推动职业院校抱团成城,形成一定的区域、规模,并进行特别管理;也可以以一两家重点职业院校为基础,在其周边规划一定区域,引入相关院校、企业及配套服务,形成职教街区。同时,还宜将职教城建设打造成为产学研相融合、教育与相关产业相结合、职业教育与新城建设发展相契合的发展高地,把实习基地、前端产业、创业创新中心、驾驶培训中心等一并规划纳入。
二要政策导向,让“职教城”有优待。对职校的搬迁和部分迁入,实施一定的激励政策,对职校在中心城区的土地和固定资产盘活置换出台优惠待遇,对全市相关职校实行一定的鼓励发展政策。同时,市委、市政府可出台鼓励参与职校学历教育和短期培训的相关政策性措施,对相关企业与职校对口培训、代位培训进行项目跟进和服务,对职业农民、职业技工等群体的教育培训出台配套政策等。
三要加强融合,让“职教城”兴产业。要下力气解决职业学校分散、布局不合理、产学研结合不紧、成人职业教育没有跟上、品牌学校不多不强等问题,以产业为导向,为链条为链接,形成产学研深度融合的职业教育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