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功
黑夜伴着月亮的升起到来了。
是周末,她带女儿去朋友家坐坐。朋友有一个和她一样大的小女孩,人前人后总是在夸“懂事”,一脸的得意。而她这个孩子懵懂调皮,不服管教。正好有空,去见识见识。
门打开,一屋的寂静,热闹惯的她一下子还不适应。女主人客厅开着柔和的灯,大屏幕的电视机也是关着的。她记起,女友最喜欢看的一部韩剧正在热播,便诧异地问:“怎么不看电视?”女主人呶了呶嘴,指着旁边的书房,“这不,她爸正在教女儿背唐诗,怕吵。”她似乎明白过来,赶紧抢过女儿正拿着的电视遥控器。
感到了些许的冷寞,客人显得有些局促。女主人敏感地捕捉到了这一细微变化,赶紧敲开了书房的门,“出来,快出来,来客人了。”
好一阵,男主人才牵着女儿露面。这女孩削瘦高挑,两只眼睛滴溜溜转好像会说话,圆圆的脸长着一对小酒窝,一看就逗人喜欢。虽然经常见面,可在灯光下看又是一番景象。她不由得上去一把抱起,狠狠地亲了一口问:“小宝宝,你和爸爸刚才在干什么呀?”
放到地下,不等站稳,女孩礼貌地回答:“阿姨,我在背唐诗。”
“哟!真乖!这么小就会背唐诗了!”孩子才三岁多一点,意识朦胧,有的话还说得不够流利。尽管她心存疑虑,而口里说出的还是赞叹欣赏。
两个小女孩似乎还有些陌生,女主人递给客人小孩一大块德芙巧克力。为了打破拘谨,女主人对自己的孩子说:“你就背几段唐诗给客人听听。”
听到妈妈这样的吩咐,孩子立即来了精神,往客厅中间一站,双手背在后面,一字一顿背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流畅,一气呵成。立刻,掌声响起,而她的孩子却怔怔地看着,当然不会明白这是为什么。
女主人满面春风,“这孩子,记性好。只要教几遍,难度大一点的诗也能背下来。”“来,再背几首听听。”
果然,这孩子张口即来,一口气背下好几首,有的还比较长。稚嫩的童音在客厅缭绕,她听着并感动着。真不容易,有天赋但一定要刻苦,背后肯定有着鲜为人知的故事。
“孩子,辛苦了。先歇歇。”她一把揽过孩子,心疼地递上一个小桔子。“不累”,孩子答应着,反而把剥开的桔子塞进了她的口里。
女主人瞧见这一幕,看得出对自己孩子的满意,“我家小孩还会数数,做简单的算术呢!”及时补充说出这么一句话。
“是吗?算算看。”她又是一惊,报出几个简单加减题,果然没有难倒。
“还有呢!我家孩子还会跳舞、写字、画画。”女主人说完,便拉过孩子一一展示。写出了简单的字,画了简单的画,还有模有样,那舞跳得更有灵性,看得客人目瞪口呆。她的那个不太安静的女孩,在这样的氛围下也变得温顺起来了。
看得出,这不是卖弄,说懂事,还名不虚传,大小有理由骄傲。
她再问女友的小孩,“你长大了准备干什么?”小孩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当作家、科学家!”听这一说,她只能称赞,“有理想,有抱负,真乖。”
热闹了一番,两个孩子终于玩到一块去了。趁这机会,她找女友聊开了家常。
“你的孩子真聪明,真懂事。我那孩子一天到晚在玩手机、平板电脑,要她学这些,根本不沾边,拿她冇办法,豆腐掉到灰里,吹不得,打不得。”
“我的孩子开始也一样。后来连哄带逼,才慢慢引导过来。”
“孩子还小,不忍心太狠。”
“不这样不行啊!你看,不准孩子看电视,我们大人带头少看不看。手机用最简单的,不给她机会,久了就习惯了。如今我孩子只要有空,要么背诗,要么学习其他,反正不让她闲着。”
大人在聊着,两个小孩只玩了一小会就分手走开,兴趣不同,话语也不多。她的孩子吵着要走,惦记着那部正在播放的动画片。
走出屋门,夜凉如水。她贪婪地呼吸着混杂着杂草清香的清新空气,头脑里却还是一片紊乱。
女友孩子的“懂事”她亲眼见证了。小小年纪,如此能干,非一日之功。一切其余的爱好都是那么残酷地剥夺了,别的孩子还在大人的怀里撒娇,或痴心玩耍时,她只能按照大人的安排,机械地做着自己并不太乐意做的事情。比如,那些诗她可以流利地背下来,但是肯定不会明白是什么意思,那些字那些算术题,到了时候肯定会有老师教的。
如果这就叫“懂事”,她隐约担忧还是懂得早了点。
“18岁就该谈恋爱。”人生哪个年龄就应当做哪个年龄的事。
比如小孩,就是玩的时候,童心才是最难得的质朴,失去容易,一生遗憾。
“记得儿时骑竹马”。一个人回首往事,记忆深处可能还是童年的趣事。可一大早被占据、挤压了那个空间,将是一片苍白。
收回羡慕的目光,她牵过自己孩子的小手,心想,还是让她玩吧,是她该玩的时候。
“走快点,那部动画片还没演完!”她和孩子一路小跑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