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7:版面七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记衡南县柞市镇中心小学教师邓琼国
~~~——记衡南县柞市镇中心小学教师邓琼国
~~~——记衡南县柞市镇中心小学教师邓琼国
2017年01月05日 星期四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爱心书写教育人生
——记衡南县柞市镇中心小学教师邓琼国
  ■本报记者  李   娟

  

  衡南县柞市镇中心小学地处衡南县西南边陲,这里山高路陡,道路崎岖,交通十分闭塞。学校规模不大,虽然是镇中心小学,但是只有几个班,200来名学生,条件非常艰苦。年轻教师听说要分到这个学校,没有几个安心在这工作的。可是邓琼国老师却自愿来到这个学校,并一直坚守到现在。

  邓琼国从1990年参加工作就暗下决心,要做一名合格的、非常有爱心的优秀教师。在这种信念的支持下,他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耕耘着,深钻教材,认真备课,经常听同事的课,向有经验的老教师请教,阅读各种报刊杂志,上网查资料,把先进的理念和方法运用于工作中。同时,他积极参加上级业务部门举办的各种培训,用新课程理念主导教学,充分发挥学校现有的教学仪器和电教设备,大胆实践探索。在每学期的全镇或全县统考中,他带的班级成绩均在全镇或全县前列,深受家长和学生欢迎。他指导学生参赛分别获省、市、县优秀老师指导奖。

  邓琼国爱生如子,非常体贴和关心学生。他深知: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

  生活中,他无微不至地关心每一位学生,对学校的贫困学生予以帮助。虽然他上有老、下有小,工资也不高,但班上学生只要有困难,他毫不犹豫地捐款资助。从教以来,他资助学生的金额达数万元。李小花家境贫寒,是当地出了名的困难家庭,家离学校十几里,从读一年级开始就住校,住校期间全是邓老师的特殊照顾。每天下午让她和自己的女儿一起学习玩耍,看电视。每晚照料,送她去宿舍睡下才离开。李小花身体差,经常生病,邓老师送她去医院看病、出医疗费、督促服药、照料生活。就这样,李小花没有因年龄小、离家远、家庭贫困、身体多病、寄宿不习惯而弃学,反而学习成绩一直保持在班上前几名。她的父母多次感激地说:“邓老师对李小花就像对自己的女儿一样。”同时也风趣地说:“邓老师有两个女儿。”

  邓琼国不但对自己班的学生像自己的子女一样,对学校其他班的学生也一样。全志旺不是邓老师班的学生,邓老师也没有上过全志旺一节课,他只是听说全志旺的遭遇后,就伸出了热情的援助之手。全志旺的母亲是云南人,父亲又不努力,全志旺出生不到半年的时候,由于家境十分贫穷,母亲就逃离了这个家。后来父亲因犯法被判刑入狱,他跟着又驼又瘸的七十岁爷爷过日,上一年级时,全志旺就不想上学,在邓老师一再劝说和耐心细致教育下,他才来到学校。一年级读一半,他就不读了,没办法,邓老师又几次三番去他家做工作,找他谈心,最后,邓老师说,全志旺读书的一切费用由他负责,全志旺又得以重返校园。全志旺回校读书期间,邓老师经常找他谈心,给予引导、鼓励,帮他树立信心,在邓老师的关心和帮助下,全志旺学习勤奋刻苦用功,最终考取了华南理工大学。

  邓琼国用爱心温暖了学生,用大爱写就自己的教育人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第B01版:版面一
   第B02版:版面二
   第B03版:版面三
   第B04版:版面四
   第B05版:版面五
   第B06版:版面六
   第B07版:版面七
   第B08版:版面八
用爱心书写教育人生
如何对农村小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数学辅导
应用新技术,办适应时代发展的教育
衡阳晚报版面七B07用爱心书写教育人生 2017-01-05 2 2017年01月0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