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近日,社交平台上流传着一系列用AI生成的虚拟时装模特图,甚至在某购物平台上已有商家率先使用起了“AI模特”。于是,有关“时装模特是否能用AI替代”的讨论热度不断攀升。
点评:面对新技术的出现,人们难免会出现各种顾虑,但禁止“AI模特”是不可能的。与其陷入对AI的恐慌中,不如将注意力放在如何规范其发展上,推动AI技术向积极的方向发展。对于商家来说,可以利用“AI模特”满足更多消费者的不同需求,但在商品详情页必须标注使用“AI模特”,不要自作聪明,试图鱼目混珠。对于消费者来讲,网购时更需要擦亮双眼,仔细甄别,不盲目下单但也不必全盘否定。至于平台,需要适时推出新的管理措施,监管商家合理利用AI技术,同时给消费者提供一个解决相关问题的投诉通道。
2.最近,苏州一家早餐摊主用一张小纸条写下:“我家收款码提示音关闭了,当你遇到困难时就不用展示了,直接走就好。”摊主阿信说,这张纸条从开张第一天就有了,到现在有一个多月。他曾开公司倒闭欠下外债,受过他人的帮助,所以“曾经淋过雨,所以想给别人撑把伞!”
点评:一时的困境不可怕,心存感激便能长久。有些网友担心摊主的好心会被“钻空子”,让摊主不要过于好心。可若是人人都这样想,人人都担心自己的善心被人钻了空子,那这样的善举也不会长久。被一时的困难绊住脚,可以在一顿免费的早餐中寻求拼搏的力量,将来行善心,也无需顾虑。只管坚持自己,心存这份感激,长久地以善意回报,不计得失,方得始终。
3.近日,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总决赛吸引不少人的关注。作为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届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这项赛事为广大文物工作者搭建起了展示技能、互学互鉴的广阔平台。经过激烈角逐,木作文物修复师、泥瓦作文物修复师、陶瓷文物修复师等6个竞赛项目,共产生一等奖10名、二等奖22名、三等奖42名。
点评:人才是发展之基、创新之要、竞争之本,对发展文物事业来说亦然。作为举世公认的文明古国,中国拥有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珍贵文物资源。想要更好地守护全国76万余处不可移动文物,以及超亿件馆藏文物,文物工作者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平。职业技能大赛的开展,无疑是在为我国的文物事业增添活力、贡献才智。与此同时,也提醒我们要接续培养造就一大批技艺精湛的高水平技能人才与大国工匠,助力适应新时代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技能人才队伍的建设,以便更好地传承与弘扬民族文化。
综合新华网、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