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全林
针对乱鸣喇叭这一行为,近日广州市公安局发布关于在全市范围实施机动车禁鸣喇叭的通告,将于2021年9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届时,除2类特殊情形外,全市范围所有道路全天禁鸣喇叭,违者处一定罚款。
机动车禁鸣是城市文明的标高之一。尽管喇叭是用来鸣响的,但不应该是乱响的。限制机动车鸣喇叭,法源主要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条款,禁鸣喇叭并非一概“打哑”。机动车驶近急弯、坡道顶端等影响安全视距的路段,以及超车或者遇有紧急情况时,完全可以鸣喇叭示意。
机动车禁鸣需要树立大局观。行车路上,路口等红灯,常常会有司机接打电话或看手机,影响后车行驶。这种情形着实叫人气愤,不少人认为需要鸣笛提醒,如果禁鸣就不太合理。这种看法,基本是站在司机的角度权衡的,如果视野更宽一些,从提升城市文明风貌的大局出发,兴许对禁鸣就能多一分理解。凡事没有绝对的好,只能选择利大于弊。只要禁鸣对大多数人有利,就应该给予欣赏支持。
须知,切实控制交通噪音污染时机已经成熟。禁鸣也是一个信号,对市民的文明程度提出了更高要求。就驾车者来说,需要专注驾驶、文明行车,保持一颗平和、谦让之心,讲究文明,尊重秩序;对路人来说,也要小心出行、文明走路,保持一颗守法礼让之心,避免激生“路怒”。司机与司机、司机与行人,都做到换位思考、包容互让,城市交通才会更加安静有序,才更有文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