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记者 金明达
本报讯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佳节之一,家庭聚餐、好友聚会增多,餐饮消费迎来高峰期。6月12日至14日,记者走访衡阳城区部分酒店、餐馆发现,“光盘行动”已成为衡阳市民的自觉行动。
6月12日,端午节小长假第一天,记者在立新大道的一家餐饮店用餐,坐定后观察发现,大部分顾客点餐时比较自觉,其中,一桌4人的点了4个菜,一桌6人的点了7个菜,一桌10人的点了12个菜。1个多小时下来,其中人数少的2桌基本做到了“光盘”,10个人的那桌略有剩菜,但客人主动要求把剩菜打包带走。服务员告诉记者,自从我市倡导“文明餐桌”行动以来,顾客点菜更理性了,吃不完就打包,已经成了习惯。
自助餐厅往往是浪费的“重灾区”,如今情况如何?6月13日,记者在蒸湘区万达广场一家自助餐厅看见,“光盘行动”“俭以养德”“杜绝浪费”等文明标语随处可见。店内工作人员介绍,以前部分客人喜欢一下拿很多食物,怕自己“吃亏”,结果往往吃不完。随着“文明餐桌”“光盘行动”的宣传深入人心,顾客变得更加理性,浪费的情况也少了很多。
此外,记者发现以往浪费的另一“重灾区”——宴席,在酒店积极引导理性消费和提供“主动打包”服务下,浪费现象也明显减少。一家酒店经理告诉记者,服务员提醒顾客适量点餐并主动提供打包服务是他们培训的一项服务课程,也纳入了服务态度的考核指标。“以前宴席爱讲‘排场’,大鱼大肉吃不完,造成了很多浪费。”一位市民在采访中表示,现在大家基本是按需点餐,既不浪费粮食也不浪费钱。
“以往过节,餐馆许多剩菜变成了泔水,令人痛心。随着我市‘文明餐桌’的深入推进,‘舌尖上的浪费’越来越少。”市委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加大宣传,营造氛围,引导更多市民建立文明就餐习惯,践行“光盘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