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据报道,针对公众比较关注的快递员、外卖小哥等新就业形态的从业人员社会保障不够完善、可选择参保项目较少、合法权益保障难等问题,北京正在研究一些政策措施,创新社保缴纳方式、推进社保转移接续,压实平台企业的社会责任,加强从业人员的职业伤害保障。此举引发社会关注。
点评:保障灵活就业人员的权益,需要突破传统劳动关系的束缚,从新就业形态的特点出发,构建新型劳动关系模式,保障相关就业人员的权益。还要突出平台“以人为本”的精神,强化平台公司的社会责任,实现劳动者的体面劳动。尽快织牢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障这张“安全网”,不仅是为劳动者权益保驾护航,也能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增添更大动力。相应政策措施宜尽快推进。
2.每逢毕业季,有许多学生会在就业、考研、出国之间摇摆。此时,就业指导对学生来说就如暗室逢灯、雪中送炭,帮助职业规划迷茫的他们找到自己的方向。理想状态下,确该如此。但现实是在一些高校由于重视不够、师资不足,就业指导课正在沦为“水课”,甚至被质疑“上课不如实习有用”。
点评:要让就业指导课实现价值回归,就必须先挤掉其“水分”。一定意义上说,给就业指导课挤“水分”,是社会、高校、教师、学生多方的共赢路径,既有助于实现人才与社会需求相对接,实现个人理想与现实需要相匹配,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也是提升教育工作质量的题中应有之义。为此,提升质量是关键。这要求提升就业指导的专业性和实用性,强化课程精准性、针对性,既要注重技巧传授,更要注重就业观的培育。当高校和老师让就业指导课甩掉“水分”,学生才能学得好、用得好。
3.去年2月底,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非法野生动物交易在电商平台一度“销声匿迹”。据报道,近期一些不法商贩以谐音字、暗语等方式,将野生动物制品及其盗猎工具在电商平台上重新上架,非法盗捕盗猎活动有借电商平台“还魂”趋势。
点评:防止电商平台成为非法交易野生动物的帮凶,不能只寄望其幡然醒悟后的主动自律。相关职能部门还应坚持多方联动的合力监管思维,依法对电商平台套牢主体责任的“紧箍”,让其在可以预见的严肃责任追究面前,主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自觉当好“守门员”。鉴于现行相关法律对电商平台禁止野生动物的非法交易只作了原则性规定,司法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对平台的违法情节和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出台相应司法解释,从而以完善的法律规范,敦促电商平台切实履行野生动物保护的法律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