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密林
写诗如登山,其山脚、山腰、山顶,风景迥异。
大多数所谓的登山者,登山之前就被山的气势和险峻吓倒了,止步山前。
止步山脚的登山者认为眼前的这座山就是整座山,幸好自己没有流血流汗,没费半点力气就可以看到这座山,欣赏这座山,享受这座山。
真正的登山勇士们蜂拥而上、奋力争先,有的摔断手脚,有的体力不支,有的精神崩溃,奄奄一息……他们望山兴叹。
被迫停在半山的登山者不但看到眼前这座山,还看到山上的陡坡、溪流、树林、鸟兽以及山谷里的流云和太阳雨……他们看不起山下那群鼠目寸光的胆小鬼和懒汉们。
最后登顶的肯定是那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智者,他们显得无比兴奋和镇静,因为他们不但看到来路的一切,还看到山那边的天地……山和山群的来龙去脉,哪条捷径?哪条弯路?哪条死胡同——他们一目了然,心中的沟壑豁然开朗。
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其物质者、感情者、精神者亦如写诗的山下人、半山人和山顶人,一步差,天南地北。身体无异,文字无异,见识之别、境界之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