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面四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9年11月08日 星期五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断学习,向“全能”记者前进
刘思远
  ■刘思远   县市区新闻中心副主任

  从2004年毕业来到报社,不知不觉已在新闻一线干了10多年。曾经在围墙之外,总羡慕记者职业的表面光环,等进了围墙,“记者”就不只是一道风景,还是一种责任与坚守。

  我们为什么要报道?为了传播,为了人们能记住一些什么,更为了责任。套用现在流行的一句话来说,为了正能量。因为,社会需要公平、正义,需要秩序,我们的生活需要阳光。

  或许,这就是作为记者的社会责任。而作为一名党报记者,就是要牢记责任,为市民鼓与呼。

  “一个有着800多名学生的中学,竟然连最基本的生活条件都得不到满足,学生吃饭都只能蹲着吃……”2007年9月,有学生家长向记者反映,某县某中学食堂已成危房,学生们吃饭时只能蹲在旁边空地上,下雨天一不小心就会吃到“雨水泡饭”。我立马赶到现场采访,并于次日在衡阳日报刊发《800余学生渴望不再蹲着吃“雨水泡饭”》。稿件见报后,引起时任市委副书记、市长彭崇谷的高度重视,他在见报稿旁批示,要求该县迅速解决这一问题。很快,县政府将该中学食堂纳入政府危房改造项目,并在不久之后启动改造工程。

  在采访中,我坚持以基层一线作为新闻工作的源头活水,把心真正沉下去“接地气”。

  2011年2月,衡南的刘氏三胞胎兄妹因早产来到这个世界,给贫困的家庭带来快乐的同时,巨额医药费也让这个家陷入窘境……我闻讯后及时报道,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都市频道在本报报道后赶来采访,之后的几天内,来自衡阳、常德、长沙、岳阳、益阳、永州等各地的爱心人士先后伸出援手。

  2016年4月21日,在西湖公园附近发生的一场小车祸,因为当事双方的担当与包容,双双收获感动。此事经我采访报道后,引起强烈反响。不久,《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同时刊发文章对此事进行专题报道,《人民日报》还在文章结尾点赞称“友善的力量因此得到最生动的体现”。

  作为一名从业15年的“老记者”,经历了传统媒体的鼎盛时期,面对现如今的融媒体时代,需要不断地学习,从文字记者向“全能”记者发展。

  今年4月底举办的衡阳首届马拉松赛,我们县市区新闻中心与视觉中心、新媒体编辑部联手出击,冒着瓢泼大雨对赛事进行图文直播,还推出视频,很多央媒、省媒都进行了转发,直播点击量创下了当月新华云马拉松直播记录……

  2019年的记者节前夕,我被授予衡阳市第十三届“优秀新闻工作者”。倍感荣幸之余,我对自己说:不忘初心,重新开始。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编者按
不断学习,向“全能”记者前进
“相恋”十年,不忘初心
“七年之痒”,我依然爱你如初
衡阳晚报版面四A04不断学习,向“全能”记者前进 2019-11-08 2 2019年11月0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