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要实行垃圾分类,主要目的之一是要回收利用这些垃圾。世界上没有真正的“垃圾”,“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厨余垃圾利用好了就是资源。比如,厨余垃圾富含大量有机物和微量元素,变成有机肥使用后,不仅能保持粮食稳产、增产,促进资源循环利用,还能减少外部无机肥源的投入,节省投资、保护环境。垃圾分类的初衷是要实现物质资源循环使用和生态环境平衡,最终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把厨余垃圾经粉碎后直接倒入下水道,确实是省去了分类的麻烦,但这会增加管道负担,容易造成下水道堵塞,还可能会因此污染河道和地下水,加大了厨余垃圾二次污染的可能性。所以说,虽然厨余粉碎机目前还没有明文规定不可使用,但还是少用为好。如果一定要推广使用,也应该因城施策,把粉碎后的厨余垃圾想办法回收利用,不要直接倒入下水道中。——评论员 周家和
2.7月24日,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童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李德渊早起打开手机,准备再在朋友圈转发一次筹款链接,发现筹款一夜之间涨到18万元。又过了几个小时,50万元善款就筹齐了。筹款是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患者小明彦的家属发起的,这个7个月大的小男婴尽管插着气管导管,但仍然绽放着最坚强和极具感染力的笑容。
这几天,小明彦的笑容感动了很多医务人员,也让筹款变得特别顺利。小明彦虽然插着管,但一见到医务人员,就像没事一样,带着婴儿特有的笑容,这样一幅画面,给人们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有人猜测,这孩子对医务人员心存感激,才会露出如此天真的笑脸。也有人认为,这个孩子天性十分坚强,才会有此惊人表现。不过这些猜测并无确切依据,没必要过度解读。插管男婴小明彦的笑或许出于本能,但同样给我们带来思考。不管身处何处,也不管处境多么糟糕,只要有可能,就应该保持乐观,要和气而非戾气,要笑脸而非怒容。若能做到这一点,则不仅容易让他人心情舒畅,自己为人处世也会变得更加顺利。——评论员 秋 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