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面十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9年06月24日 星期一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何妨换种方式谢师恩
  彭宇

  今年高考、中考已经结束,感谢师恩也被提上议事日程。往往这个时候,很容易发生一些“变味的”谢师恩现象。近年来,媒体报道出了不少高规格的“谢师宴”,不但明显超出了“谢师”的应有限度,而且容易引发攀比和不正之风。事实上,感念师恩有很多种方式,不一定非得摆上一桌酒席,吃得热火朝天,喝得酣畅淋漓。

  崇文重教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懂得感恩也是人生的必修课。但是,感恩致谢必须有个度,超过了这个度,必然走向反面。学生和家长要把握好这个度,老师则须严格坚守自己为人师表的底线。以“谢师”为名大肆铺张浪费,感恩则变了味。于老师而言,学生取得好的成绩,考上好的学校,以后能对社会有所贡献,就是对他们最好的回报。就算是谢师,大多数老师看重的应该是学生感恩的初心,而不是所谓的上档次的饭局、厚重的礼物。

  可喜的是,当下不少地方、不少学校开展以清茶谢师、合影留念、贺卡祝福的感恩活动,一方面让感恩的方式更为节俭、健康、文明,另一方面也弘扬了正能量、传承了优秀文化,是一种值得推广和借鉴的好做法。古人很多谢师恩的事例流传至今,仍为大家所津津乐道,在谢恩方面我们学习一下传统的方式又何妨?把谢师恩简单化、意义化,应该成为大家追求的一种价值取向。

  笔者在此倡议,能有更多老师、家长深刻理解谢师的真正含义,身体力行践行更加纯粹、朴素的感恩之礼,让我们的学校始终成为一块圣洁之地,让我们的生活更加风清气正。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针孔摄像头”泛滥需重拳治乱
“代收垃圾网约工” 具有示范意义
何妨换种方式谢师恩
紧紧抢抓文旅产业风口
衡阳晚报版面十三A13何妨换种方式谢师恩 2019-06-24 2 2019年06月24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