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面十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9年06月24日 星期一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代收垃圾网约工” 具有示范意义
  一把公平秤、一台手机、一套蓝色制服……这身行头成为垃圾分类回收平台“上门回收员”的标配。在上海,“互联网+垃圾回收”正成为创新标杆在多个区域推行,催生了大批新兴职业,“代收垃圾网约工”便是其中之一。

  1.“互联网+垃圾回收”为什么能吸引众多用户,并催生“代收垃圾网约工”这一新职业?一是有政策助推。《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将于今年7月1日起施行,这意味着生活垃圾分类在上海即将被纳入强制管理框架,也为“代收垃圾网约工”提供了更多工作契机。

  二是有完整的分类收运体系。如果没有做好分类收运,不仅影响末端的垃圾处理效果的同时,也会降低市民进行垃圾分类投放的积极性。正是因为有分类收运体系支持,“代收垃圾网约工”的工作才能更好推进。

  三是调动了年轻人的积极性。过去“互联网+垃圾回收”效果不佳的原因之一就是老年人不会用,而年轻人不爱用,平台缺少有效的活跃用户。如今,垃圾回收借力“互联网+”并充分发挥社交属性,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垃圾回收,提升垃圾回收率,具有可行性和示范意义。      ——评论员   刘琛

  2.“代收垃圾网约工”多是一些训练有素的人,他们对垃圾分类处理驾轻就熟。让这些人上门处理垃圾,一来可以让客户免受劳顿之苦。客户不用出门,网上一点,“代收垃圾网约工”便会如期而至。二来这些“代收垃圾网约工”对垃圾分类处理能做到“物以类聚”,哪些属于生活垃圾,哪些属于可利用的再生垃圾,在他们那里都会分得一清二楚,他们完全有能力按照国家要求,去从容地将各种垃圾进行分类处理。

  从另一方面讲,“代收垃圾网约工”的应运而生,可以宣传和普及一些垃圾分类知识。他们上门收垃圾,可以借此向客户宣传和普及垃圾分类知识。久而久之,润物细无声,群众也就掌握了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代收垃圾网约工”这种新兴职业的问世,无疑也是一种利国利民之举。  

  ——评论员   李红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针孔摄像头”泛滥需重拳治乱
“代收垃圾网约工” 具有示范意义
何妨换种方式谢师恩
紧紧抢抓文旅产业风口
衡阳晚报版面十三A13“代收垃圾网约工” 具有示范意义 2019-06-24 2 2019年06月24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