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万顺
违背事实真相说话被认定为“谎言”。但在人与人的交往中,谎言却具有多重性、遍及性。
其一,善意谎言。几年前的一天,年近五十的彭某突发意外,其家属即时将老母亲送到乡下亲戚家。老母亲返家后总见不着儿子,时有惦念。尤其是节日与喜庆日,老母思儿心切。白发人送黑发人,是每个老人难以承受的精神打击。于是,彭某家属谎称他去外地打工了。老母亲居然相信了,情绪安定下来。
其二,恶意谎言。如今网络时代,不少人于网上交友。当中就有不法分子借机坑害他人。一游民谎称军官,煞有介事穿着军官服,配有军官证,其实他是以相恋为幌子骗财骗色。笔者外出旅游时也遇到一事:一次,去北方某城市。一下火车,一大妈来到笔者跟前介绍住宿,许诺住宿条件好,还有单独卫生间……可进了房间,发现没有卫生间。笔者感觉受了骗,立即找她理论,退房要求也被拒绝。
其三,谎言外面世界多精彩,也挺复杂,鱼龙混杂难以识别。老师及家长教育未成年孩子不要跟陌生人打交道,因而孩子不搭理陌生人了,即使交谈,也是撒谎应事,并非实话实说。
善意的谎言可以理解,能避免次生事故发生。恶意谎言是不道德的,失信于他人,甚至变质为诈骗行为,这类人肯定是要被众人唾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