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近日,深圳某中学公布的一份“超豪华教师名单”引发关注。据了解,该校2019年拟新聘的35名教师中,清一色为硕士以上学历,其中20名来自清华、北大这样的顶尖名校。不过对这样的师资阵容,有人倍感惊艳,也有不少人质疑“是否人才浪费”。
著名教育家梅贻琦曾谈道:“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教书育人,是立校的初心,也是教师的第一职责。中学教育能够吸引来高素质人才无疑是好事,但眼下像这样能“挑老师”的学校还是太少。中小学并非很多一流人才的就业首选,而那些进入大学任教的,也往往陷于项目经费或职称评定等纠结当中,重科研重论文重项目重活动,就是不重教书育人,许多课程草草上完了之,这样的局面无疑需要改变。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从这个意义上说,清北名校毕业生去中学教书实则是教育理念的进步,也会给当下的基础教育带去更新鲜、更具活力的因子,实乃善莫大焉。藉此契机,也希望更多学校、更多老师将教书育人这一“初心”置于职业价值排序的首位。 ——评论员 范荣
2.租辆车来一趟自驾游,已经成为越来越多游客的选择。但最近有媒体报道,由于合同规定模糊、监管存在空白等因素,一些租车公司设置了滥收费的“套路”和“霸王条款”,损害了消费者权益,引发不少纠纷。细数租车行业的“烟幕弹”,主要集中在假报违章向消费者“卖分”赚钱、租车押金“好交难退”、交通保险“不保险”,等等。
观察许多新兴行业由乱而治的过程,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监管上既要包容审慎,也要坚持底线思维,科学合理界定平台企业、资源提供者和消费者的权利与责任,保障消费者各项权益。目前,我国汽车租赁行业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关部门需要对行业进展保持跟踪关注,总结各种纠纷的共性,挖掘根源所在,进而拿出对症有效的管理措施。面对猫腻合同,就要建立规范合同范本,畅通投诉处理渠道;防止“套路”盛行,需要加强信用监管,建立“黑名单”制度,促进行业自律……凡此,让汽车租赁行业驶上法治化、规范化发展轨道,才能“开得又快又稳又安全”。——评论员 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