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药贩子为了牟利,会通过种种方式对药剂进行“再包装”,比如炮制软文广告,在软文中夸大药剂功效、隐瞒药剂副作用等,并在各大网络平台广泛宣传,“明星小药”的风就这样越刮越大。刮到最后,消费者已然难以分辨广告词的真假,也难以获知这款药剂对自己而言是否真的对症。可又被这阵风吹得心痒难耐,于是就抱着“试试看”的想法下了单。
这样分析来看,“明星小药”之所以会广受追捧,除了有药贩子夸大宣传的因素,消费者的错误消费心态也是主因之一。医院本是好医院,药原本也是好药,疗效也必然是有的。但是,好药能产生疗效,离不开一个先决条件,那就是“谨遵医嘱”。很多跟风购买“明星小药”的消费者,忽视了这一先决条件,盲目听信药剂代购的片面之言,定然会直接影响药剂使用效果,甚至可能危害健康。——评论员 艾琳
2.事件并不复杂,却折射出很多方面的问题。其一,暴露了医院就诊管理方面的一些漏洞。“明星小药”作为内部制剂,往往是需要到医院就诊,通过医生处方才能购买的。那么倒卖者是如何在本应实名制就医的情况下利用他人就诊卡购药,又如何能开到处方、购买这些药的?对这些疑问,既有必要追问,更有必要追根溯源,查找漏洞,及时完善。再进一步,还应该看到人们不惜高价获取这些“明星小药”背后的供求关系。一方面是日益增长的需求,另一方面是严格限制范围的使用,“明星小药”高价背后的稀缺现象,本质上是如何能让这些医院内部研制成果惠及更多患者的问题。
概言之,微商倒卖“明星小药”之所以存在,既是药品流通进入互联网时代因为新情况新变化产生的一个监管问题,也是市场供需严重失衡催生了所谓的“商机”。对此,既要加大监管力度,也要探索这类药品供给新机制。——评论员 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