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面十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9年05月23日 星期四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朋友圈“打卡”,有何必要
  魏 姗

  近日,微信安全中心官方公众号发布了《关于利诱分享朋友圈打卡的处理公告》,对流利阅读、薄荷阅读、潘多拉英语、火箭单词等在朋友圈“打卡”的诱导分享产品进行了治理。

  一时间,议论纷纷。有些人认为,“打卡族”的初心是“督促自己、激励自己”,更何况,刷刷朋友圈就能看到“比你优秀的人还比你努力”,也是一剂强效鸡血,微信官方如今一棍子“打死”,未免管得太宽。另一部分人则认为,治理是一件好事,如此刷屏式的打卡,不仅内容单调无聊,而且严重影响了朋友圈的阅读体验。毕竟,大多数人加入朋友圈的初衷还是希望借助这一“社交广场”,与友人分享真实生活。

  笔者非“打卡族”,但也不至于反感,偶尔还会顺手给他们点个赞。而且“打卡”早已成为微信朋友圈的常态,不管是背单词、健身,还是旅游、掌握新技能,仿佛“万物皆可打卡”。这就与“打卡”之本意——工作人员上下班时把考勤卡放在磁卡机上记录到达和离开单位的时间,已相去甚远。“打卡”的意义如今被无限延伸了。我们不宜过分纠结,不妨换个角度,讨论一下在朋友圈 “打卡”究竟效果几何?

  人们常说:这是一个相逢和忘记都很快的时代。翻翻我们的微信通讯录,联系人或许成百上千,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今天你背了多少个单词跑了几公里,他们其实并不在乎。这些话,听起来刺耳残酷却又无比真实。现在的朋友圈,很多时候就像个孤独的舞台。你一门心思“打卡”秀自己的成绩,如果仅限于真心观众难寻倒也还好,最难过的恐怕是收获了他人“微商刷屏式”的讨厌。如此一来,就太得不偿失了。

  另一方面,“健身五分钟,自拍两小时”“草草学习,打卡要紧”这些吐槽戏谑,也并非无的放矢。须知,若把“打卡”获赞当成一种满足自我虚荣心的途径,是很难持之以恒做成一件事的。与其为了“打卡”而“打卡”,不如踏踏实实做个行动派。想增值自己就坚持学,想提升魅力就坚持练,通过默默努力,成就一鸣惊人。当你真正学有所成、练有所成,自信十足地站在众人面前秀口语、秀身材时,自然会获得由衷的、大大的“点赞”。

  圈里的朋友啊,别再通过刷屏他人来树立自己的“人设”了 ,真心没必要。微信朋友圈的真正价值,还是在于基于熟人的社交属性。如一旦滥用成“打卡机”“励志墙”,只会让不够“厚脸皮”的“社交分享洁癖患者”愈发沉默、加速逃离,届时“朋友圈三天可见”恐怕就会真成了“屏蔽朋友圈”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朋友圈“打卡”,有何必要
多管齐下 治理倒卖“明星小药”
被“正确批评”,才是真幸福
说道说道
从老年人进健身房看消费升级
衡阳晚报版面十三A13朋友圈“打卡”,有何必要 2019-05-23 2 2019年05月23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