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面十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9年05月17日 星期五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热点发声
“共享爸爸” 警示亲情缺位
➡ 这段时间,一款“共享爸爸”的小程序火了。用户截图显示,进入页面后会定位用户位置,并显示附近的“爸爸”。随后,用户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共享爸爸”,包括商务型、暖男型、运动型、文艺型和幽默型多种,还可以下单选择服务。 1. 注意到这个小程序的第一时间,笔者就联想起此前备受争议的“共享酒店”,是否涉嫌有偿交易?结果点进去一看,却是某家装品牌的营销广告。用户下单后会跳转到视频广告页面,随后又跳转到产品推荐页面。涉事品牌回应称,“共享爸爸”并不可行,公司只是通过公益倡导大家关注父亲角色的缺失。 显然,这是一则虚假广告。《广告法》明确规定,“广告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且不论“共享爸爸”本身就是一个惹人争议的概念,单从结果上看,无论公众基于何种需求点开选项,最终链接都在意料之外,这是典型的以虚假手段达到宣传目的。《广告法》还规定:“广告不得妨碍社会公共秩序或者违背社会良好风尚。”就这一点而言,“共享爸爸”已违背了公序良俗,相关部门应及时出手调查。 ——评论员 青的蜂 2.不管是“共享爸爸”广告,还是模拟的“共享爸爸”小程序,其警醒意义和反思意味显而易见,实质上是在呼唤父亲角色补位、男性家庭伦理角色补位。当下,很多男性把提供优渥的物质生活,当成为家庭做出的最大奉献乃至全部,而忽略了父亲这个角色对孩子的家庭教育责任和重要性。有调查数据显示,仅有52.9%的爸爸经常照顾孩子的日常生活,超半数爸爸将亲子陪伴简单等同于同处一室。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孩子不仅需要母亲的陪伴,也需要父亲的陪伴。“父亲缺位”,让孩子从小缺少陪伴式的父爱,会造成儿童患上“父爱缺乏综合征”,让孩子觉得自己的爸爸其实是与别人“共享”“分享”,而不属于自己。去年有小学生写了一篇题为《共享爸爸》的作文在网络上流传,其实已经说明了这一点。再者,父亲角色如长期在家庭中缺失,不利于孩子养成健全人格。——评论员 何勇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察者看台
体坛观澜
重整旗鼓,火箭明年再来
说道说道
禁止“手机入课堂”的细节需要探讨
“朋友圈炫耀酒驾违法” 是堂深刻普法课
“共享爸爸” 警示亲情缺位
衡阳晚报版面十三A13“共享爸爸” 警示亲情缺位 2019-05-17 2 2019年05月1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