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月13日,“葫芦娃之父”胡进庆先生在上海辞世,享年83岁。胡进庆是创建和发展中国剪纸动画的杰出艺术家之一,他的很多作品大家都耳熟能详,比如《猪八戒吃西瓜》《小蝌蚪找妈妈》《葫芦兄弟》等。胡先生的去世让大家悲痛惋惜之余又勾起了对传统漫画的美好回忆,那是童年的味道,更是传统文化的味道、艺术精品的味道。于是大家开始议论,这么好的东西为什么现在很少看得到,我们在文化传承上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这是因为,现在很多人过于沉迷于手法的创新、技术的眼花缭乱上,却忽视了一部优秀作品、一个优秀作者应该具备的底蕴和精神。这也是人们屡屡怀念经典传统动漫的原因所在,人们从经典动漫作品中读到的、感受到的,恰恰也是我们很多现代的动漫作品给不了的。我们应该让更多优秀的作品来填充孩子的童年,而不是言必称《葫芦娃》《大闹天宫》。——评论员 高路
2.如今,网络生活已是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应运而生的网络语言也成为人们,特别是年轻人的常用语。从“大虾”“美眉”到“盘他”“硬核”,新词汇、新句式、新用法层出不穷。不少网络词语被收录进《现代汉语词典》《政府工作报告》等。
网络对语言带来的最大变化就在于,以极低的门槛大大加速了互联互通的效率,人人都能发声。网络语言也推动了语言的发展和演变,在口语化的特征下更容易形成有想象力的超常规词句组合。然而,网络语言的全民化和口语化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一是网络语言泥沙俱下、鱼龙混杂;二是不少网络语言缺乏文化内涵,很多习惯于使用网络用语的年轻人也感叹自己的语言越来越贫乏。这么说也不是因此就要否定网络语言的存在,网络语言本就是时代的产物,可以有所创新,但也要融入我们一脉相承的文化血脉当中。否则,网络语言也终将如昙花一现,难以发挥更大的作用。——评论 刘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