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是最新款,衣服穿名牌,什么时尚买什么,面对着身边这样的年轻人,您有没有想过,他(她)并不是富二代,反而可能是借钱花的负一代?对此,法律及经济领域的专家发出警示:对于一些90后来说,超前消费与过度负债成为一枚硬币的两面,需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以免给自己的学习、生活带来压力。
凡事都有度,消费当然也不例外。正常生活都需要消费,因为油盐酱醋哪样都少不了,所以不消费不行,而在一定收入水平下却太过节制,甚至由于很“抠”而委屈了自己,降低了生活质量当然也没必要。可是在另一方面,如果无视现实需求特别是家庭经济积蓄与个人收入水平和还款能力,随心所欲、盲目花钱,以及毫无节制与计划的超前消费、超额消费,甚至为此不惜东挪西借、借东还西才能勉强为继显然也不是正确选择。
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为了维持自己的“超前消费”而进入了“拆东墙补西墙”的恶性循环?借网贷还信用卡,再套现还网贷,真当不要利息呀?别说那些吃人的“套路贷”“超利贷”了,就是支付宝、微信这些正规平台上的“借呗”“微粒贷”等“无抵押信用贷”,还有信用卡分期贷款的费用,其实际利率都是远超银行贷款的,年化通常可以达到15%左右。这还不算,一旦逾期,不仅要背负更高的按天计算的滞纳金与罚息等费用,还会给自己的信用记录形成难以抹去的污点。所谓“买单一时爽,还债两行泪”,就是这个道理。
此外,还要看到,这种盲目无度的“超前消费”不但会给个人造成严重的后果和一系列不良影响,它还会滋生出“套路贷”“裸条贷”和非法暴力催收等诸多问题乱象,直接或间接的威胁到家庭和谐、社会稳定和金融安全。
由此可见,要刺激合理消费,但不能提倡和纵容那种非理性的过度超前消费,尤其不能鼓励那种四处拆借堵窟窿的不可持续性的超前消费。要引导消费者特别是广大年轻消费群体树立有节有度、量力而行,不攀比、不浪费的消费观,也要完善金融产品设计,堵住“循环借贷”恶性消费的机制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