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率降低其实是一个正常现象,随着经济发展与城市化加快,婚姻不再是唯一的选择,社会应该包容这种现象。不过,从提高生育率的角度看,还是要拿出办法来促进年轻人结婚、生育。无论是前几年全面放开二孩,还是不久前在个税改革中增加子女教育支出、继续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专项附加扣除,我们均能看到政策在这方面的努力。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有代表委员提出充分保障非婚生子女的合法权益,笔者看来也是一个不错的建议。现在年轻人普遍“晚婚晚育”,有些观念性的因素或难更改,但是主动消除一些政策性或经济性障碍,未尝不会没有效果。
——评论员 扶青
2.都市情感剧《都挺好》热播,让“原生家庭”一词再次跃入舆论场。近些年,“原生家庭论”特别火,《都挺好》里鲜明的角色性格将其点燃,并不出人意料。原生家庭,决定着一个人的“出厂参数”,是后续校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是塑造性格、品质、价值观的第一站,自然极为重要。
但也需要看到,原生家庭的影响不是绝对的,现代人大约20岁前后就会走出原生家庭,之后的自我塑造,更多的是在于自己。原生家庭可以作为一种提醒父母的警示,但不能成为一些人为自己推脱责任的挡箭牌。它是一面镜子,可以映照出优劣;但还不足以成为一把尺子,用以衡量一切。所以,除了原生家庭因素,我们同样不能忽视来自社会环境和自我力量的影响。从公共立场上讲,我们难以改善原生家庭,也无法选择原生家庭,但是我们可以尽可能地让我们的周边,让我们的社会散发更多的善意、温暖和光亮。这些,同样是塑造一个人、治愈一个人必不可少的药方。——评论员 与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