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面十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9年03月26日 星期二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1.根据国家统计局和民政部数据,从2013年开始,我国结婚率逐年下降。2013年全国结婚率为9.9‰,2014年降低为9.6‰,2015年为9‰,2016年降到8.3‰,2017年再降到7.7‰,2018年中国结婚率只有7.2‰,创下2013年以来新低。

  结婚率降低其实是一个正常现象,随着经济发展与城市化加快,婚姻不再是唯一的选择,社会应该包容这种现象。不过,从提高生育率的角度看,还是要拿出办法来促进年轻人结婚、生育。无论是前几年全面放开二孩,还是不久前在个税改革中增加子女教育支出、继续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专项附加扣除,我们均能看到政策在这方面的努力。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有代表委员提出充分保障非婚生子女的合法权益,笔者看来也是一个不错的建议。现在年轻人普遍“晚婚晚育”,有些观念性的因素或难更改,但是主动消除一些政策性或经济性障碍,未尝不会没有效果。

  ——评论员   扶青

  2.都市情感剧《都挺好》热播,让“原生家庭”一词再次跃入舆论场。近些年,“原生家庭论”特别火,《都挺好》里鲜明的角色性格将其点燃,并不出人意料。原生家庭,决定着一个人的“出厂参数”,是后续校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是塑造性格、品质、价值观的第一站,自然极为重要。

  但也需要看到,原生家庭的影响不是绝对的,现代人大约20岁前后就会走出原生家庭,之后的自我塑造,更多的是在于自己。原生家庭可以作为一种提醒父母的警示,但不能成为一些人为自己推脱责任的挡箭牌。它是一面镜子,可以映照出优劣;但还不足以成为一把尺子,用以衡量一切。所以,除了原生家庭因素,我们同样不能忽视来自社会环境和自我力量的影响。从公共立场上讲,我们难以改善原生家庭,也无法选择原生家庭,但是我们可以尽可能地让我们的周边,让我们的社会散发更多的善意、温暖和光亮。这些,同样是塑造一个人、治愈一个人必不可少的药方。——评论员   与归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酒店“保洁直播” 这个真可以有
成语游戏中“纳妾” 是在挑战道德底线
应树立收支有度的消费观
热点漫评
磕头下跪绝非弘扬传统文化的标配
衡阳晚报版面十三A13 2019-03-26 2 2019年03月2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