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款教育益智类游戏,却把纳妾、当官等等腐朽的价值观植入其中,未免有点三观不正的感觉。甚至还有“休妻”的玩法,只要玩家邀请到另外一位玩家参与游戏,就可获得休书一份,用来将原有的“妻子”休掉。今天人们心目中的学习,主要是为了让人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摆脱低级趣味。游戏中反映出来的陈腐观念,与今天的学习理念格格不入。而纳妾、休妻等等操作,则更加与现代男女平等、尊重女性的价值观完全背离。这款游戏有很多孩子玩,开发者有没有想到潜移默化之下近墨者黑。
教育类游戏,以及所有的游戏,都不仅仅是简单的游戏,而是设计者价值观的载体,同样承担着教化的责任。一个有良知的游戏设计者,必然会考虑到更多的社会责任,考虑的是激活人性中善良正直的一面,而不是仅仅出于流量的考虑,利用人性的阴暗来获取用户,传播不良价值观。——评论员 李晓鹏
2.游戏是要好玩,但得有尺度,不能玩“出格”。有人或许觉得,游戏里的“纳妾”,就是图一乐,无伤大雅。问题是,在一些人“乐呵”的同时,封建社会的糟粕也被重新翻出来。这还不算,一些孩子玩这个游戏,可能叫嚷乃至炫耀“纳妾”“休妻”,成年人或父母难道不会脸红尴尬?学好不易,学坏不难,在嬉笑搞怪中,一些孩子可能在潜意识里被模糊了德行界线。所以,谈论“纳妾”不是小题大做,它严重挑战了现代文明社会的底线。
这也引出另一个问题——当下一些打着“国学、传统、经典”旗号的玩意,没准会被某些人夹带陈旧糟粕。“男女平等”强调并实施了多年,“纳妾”仍出来“诈尸”,说明某些“余毒”尚未清除。对此,有关部门该喝止叫停不能犹豫,绝不能允许是非与道德底线模棱两可。或许,我们叫不醒某些装睡的人,但切不能让青少年犯迷糊。树立正确的“三观”,听起来挺宏大,其实就是在点滴的正向教化中水到渠成。——评论员 蒋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