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头形器口彩陶瓶上,脸部“伸出”了舌头;猪面纹彩陶壶上,眼睛“转”了起来,配文“容我想想”……近日,甘肃省博物馆推出的一组文物表情包在网上走红,网友笑称,“看到动起来的文物很可爱,非常魔性,停不下来”。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表情包是馆内“让文物活起来”的具体举措之一,希望通过新颖的形式让大家了解博物馆,也更了解文物本身。
文物,在民众的心中一直都是严肃高冷的,充斥着遥远历史长河那一头的疏离矜持。而表情包则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流行文化,是大多数人沟通玩笑的乐趣,是下里巴人的烟火气。将这两者结合起来,乍一看,不伦不类,但仔细想想,却是传统与流行碰撞的创意之作,是文物走下神坛,走入生活的一大途径。甘肃博物馆推出“文物表情包”这一创意之举,让尘封的历史一下子穿越千年,变得鲜活生动、可亲可近,值得点赞。
在快节奏的当下,年轻人中有几个愿意真正停下脚步去看看博物馆,去了解那些“灰扑扑”的文物?用表情包这种更接地气的方式让年轻人感知传统文化,不失为一种好方法。与此同时,博物馆也要做好接待工作,改变刻板枯燥的接待、讲解等模式,加入更多有趣的环节内容,增加记忆点。如此就形成了一个生命链条,让传统文化在和人们的生活紧密联系之后,获得新的生命力。
进而言之,弘扬传统文化,培养我们的文化自信,让更多的年轻人认识历史、感知文物、了解传统之美,需要更多创意和科技的结合发展,需要更多部门和力量的共同努力。文物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央视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等都带我们认识了各种文物,我们期待有更多力量加入传播历史文化的行列,也期待随着3D复制技术、多人互动VR系统等的逐步应用,看到更多关于文物的奇妙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