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面十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9年03月25日 星期一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1.作为一种新兴行业,宠物医疗面临着巨大的市场需求。根据《2018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统计显示,2018年中国宠物(犬猫)消费市场规模达到1708亿,同比增长27%。宠物服务消费中,医疗服务消费占比最高,占据了产业链中的大头。狗主人在宠物医疗上年均花费1557.2元,猫主人为1446.1元,但宠物主人对医疗服务不满意的比例却高达47.1%。

  怎么办?首先相关部门和行业协会要加快制定统一的行业标准,提高宠物医院的准入门槛。有了规范的行业标准,市场调节“看不见的手”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其次,要加强日常监督,坚决取缔“无证行医”,加强工商、农业、物价等部门的联合监督,完善宠物市场监管体系。当然,良好的行业发展还需要更多专业人才的支撑。现阶段,我国宠物医生缺口仍比较大,跟不上市场快速增长的需求。要继续加强相关的职业教育,培养更多具有资质的专业宠物医生,让宠物医疗市场朝着更专业化的方向发展。——评论员   刘琛

  2.在交易量巨大的电商“江湖”上,活跃着一群特殊的“打假人”,他们通过搜索关键词锁定“猎物”,收货后用“话术”来“套话”,进而采取举报、威胁等多种手段要求退款并索赔。近年来,这种特殊“打假”有“产业化”趋势。

  对于“职业打假”无需如临大敌,不应随意给他们“贴标签”,将他们“一棍子打死”,关键在于要严格执法,强化监管,兴利除弊。一方面,对于“职业打假”中出现的敲诈勒索、诈骗等行为,不能姑息迁就、听之任之,必须依法惩治、坚决遏制。另一方面,“职业打假人”中不乏坚守初心的守法者,他们是打击假冒伪劣的“啄木鸟”,理应成为职能部门的同盟军。故而,职能部门当正确认识他们的价值所在,并以宽广心胸和包容姿态,与其建立合作机制,合力打击假冒伪劣,同时加强法律教育和业务指导,促使他们始终走在健康维权的轨道上。——评论员   杨维立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网络时代别患上“语言贫乏症”
“童照通缉令” 消解法律严肃性
赏花文明需要“樱花雨贴纸”
“文物表情包”让历史可亲近
衡阳晚报版面十三A13 2019-03-25 2 2019年03月25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