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辉
春节黄金周,很多人在家吃罢了年夜饭,都选择利用假期举家出游,国内很多景点在正月初一之后都迎来了客流高峰。各地知名景区都不同程度出现客流饱和,为确保安全,有些景区甚至暂停售票,并提示游客尽量错峰游玩。
旅游,本来应当是件轻松快乐的事情,而过年与家人一块出游,更应该是件非常幸福的活动,可现在由于“人从众”、乱涨价等障碍问题的存在,却让春节出游的满意度大打折扣,生生使过年游变成了一场“苦旅”,这一状况不该存在,也并非无计可施。要让人们春节出游更加畅快、舒心,至少应从消费端与供给侧两个方面双向发力:
一方面,对于广大旅客,要加强引导和预警。的确,热点就是热点,人们春节出游盲目逐热的习惯可以说是导致旅游拥堵的重要原因。上海逢节必现疏导人流的“武警人墙”,已成为一道独特“景观”。还有去年春节过后海南返程车辆的滞留和“天价机票”的吓人,到现在人们依旧是记忆犹新吧?既然这些现象年复一年地重演,为什么不能在年前加强科学预判和针对性的引流呢?为什么不能提前发布旅游饱和预警,提醒人们理性制定春节旅行计划,至少也提示他们先把返程票买好吧!
另一方面,还是要加强交通、食宿等旅游资源的调控建设,提高旅游供给能力和水平。要将各种交通运力在春节旅游高峰期间,尽量向热门城市与景区倾斜。在此之前更应未雨绸缪,加强这些地区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并充分挖掘现在潜力,最大限度提升旅游接待能力,尽最大努力让游客们住得下、游得好、走得了。同时还应大旅游开发力度,让更多“藏在深闺人未识”的旅游景区走向前台,全力丰富特色旅游产品供给,让春节出游有更多方案和线路可供选择,从而在源头上减轻热门目的地的旅游压力。
在这里要强调的是,尽管东北的冰城雪乡、海南的椰林沙幼,这些地方确实有着独一无二的景致和体验,但这并不是说没有合适的“备胎”可供选择。例如要看雪,不去东北还可以去西北呀;要看海,不去三亚也能选择广西北海以及其它东南沿海城市呀!实在不愿“退而求其次”还可以选择节前或节后错峰出游呀!
此外,还有一个问题值得关注,那就是春节旅游中的乱涨价现象。虽然过年期间运营成本确实有所上升,受旺盛的市场需求驱动,饭店、宾馆等旅游服务业适当上调价格也无可厚非,但这也并不是说经营者就可以随意调价。凡事皆有规矩和限度,旅游价格波动也是一样,就算这是“市场行为”,也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接受严格的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