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多年前的但丁说过,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8月11日, 第七届鲁迅文学奖获奖名单公布,冯骥才的《俗世奇人》(足本)荣获短篇小说奖。其小说集《俗世奇人》里有一篇叫《苏七块》,苏七块“有句话”同样精彩:有句话,还得跟您说。您别以为我这人心地不善,只是我立的这规矩不能改!
可现在,一些文艺自诩者却是在走别人的路,让更多的“别人”在笑。更甚是,还有一些所谓的文艺工作者,他们是在“抄”别人路,一点点、一段段、一章章,全然没有一点规矩,就把别人的文字偷来,行自己为所欲为的“周公之礼”。鲁迅先生如果泉下有知,也只能是以“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来评了。
诗被抄,曲被抄,小说被抄,处处抄声入耳。缘何?只为一个名一个利字。沽名钓誉者,要痛改前非,静下心来向齐己学习。郑谷改其《早梅》诗:“数枝开”为“一枝开”后,齐己欣然下拜“一字师”。后,终成一代诗僧。
近年来,学术、文艺剽窃事件频发,是因为那些人把走“捷径”变成行为时,他们已慢慢养成了走歧路的习惯。而现实生活亦然,一些人为了一个目标,刚开始还是抱有最大的希望与动力,而一旦遇到实际困难,就开始一门心思想走歪门邪道了。久而久之,就形成一个极坏的思维定势。而这种坏的惯性,往往会让人生的轨迹偏离,与成功南辕北辙。
文如其人!相信,如果你不去亏待文字,文字就不会亏待你。同理,如果你活在当下,都要想去“黑色幽默”一下人生,都不能把持住自己的心境,那怎么还能把持自己的明天,怎么会练就独一无二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