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面十四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8年06月01日 星期五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段”章取“议”
  1.学习经典名著,学习大作家,研究人家的思维,研究人家的观念,就要思考你对这个世界是什么看法,你对社会是什么看法,你对生命是怎么体会的,在这个基础上你才能建立起自己的文学观。没有自己的文学观,人云亦云,随波逐流,你的写作必然没灵魂,必然没色彩和声音。  

  能有自己的文学观,其实也是一种能量的表现,文学最后比的是人的能量。就拿题材来说,我为什么要写这部小说,为什么要写这篇散文,为什么对这个题材、内容感兴趣呢?题材的选择也就是你的兴趣和能量的表现。一个作家能量小的时候你得去找题材,看哪些题材好,适合于你写。一个作家能量大了之后,题材就会来找你。创作灵感是一个很神秘的东西,它要不来就不来,要来的话,你坐着等它就来了。  ——贾平凹  说

  

  2.慈善之人必有一颗慈善之心。写作者何尝不是?每一个真正的写作者无不希望通过作品作用于人的精神,使人性更善良,心灵更纯洁,灵魂更高贵,社会更美好。要做到这些,一个最基本同时也是最高的条件是写作者本人一心向善。只有写作者一心向善,才能保持对善的敏感,才能发现善、表现善、弘扬善,也才会对恶人恶行格外敏感,才能发现恶、揭露恶、鞭挞恶。

  衡量一部作品是否有益于世道人心,是否达到慈善标准,最简单的判断方法是看作者愿不愿、敢不敢把作品给朋友看、给亲人看,甚至拿给自己的孩子看。如果发表了作品却掖着藏着,连自己亲近的人都不敢让他们看,对这样的作品恐怕要打一个问号。  

  ——刘庆邦  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从容淡定传家风
桃之夭夭 灼灼其华
《情满西湖》前言
“段”章取“议”
衡阳晚报版面十四A14“段”章取“议” 2018-06-01 2 2018年06月01日 星期五